近日,云南省二個森林碳匯項目在臨滄啟動,臨滄市鳳慶縣和鎮康縣2.25萬畝的宜林荒山荒地上將栽種本地鄉土樹種,旨在恢復當地適生森林植被,為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做出貢獻,同時還能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和當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6月28日,云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在臨滄市鳳慶縣分別與鳳慶縣政府和鎮康縣政府簽署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與鳳慶縣林業局和鎮康縣林業局簽署造林協議,共同啟動“迪斯尼滇西南瀾滄江-怒江流域植被恢復森林碳匯項目”,該項目點位于云南省臨滄地區的瀾滄江自然保護區和南捧河等自然保護區周邊的重要廊道地帶。
項目執行期為20年,即2014年~2034年,其中2014年~2018年為項目開發和建設期,也就是所謂的造林期;后15年為管護期。前五年造林期間,造林費用由國家造林項目資金和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共同出資。
為什么這個項目被稱為“森林碳匯項目”呢?森林碳匯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以便減緩氣候變化的步伐。《京都議定書》允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購買二氧化碳排放量,來完成減排任務。于是,碳排放量就成為了一種商品,可以交易。
這次“迪斯尼滇西南瀾滄江-怒江流域植被恢復森林碳匯項目”,由云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捐贈的450萬元,其出資方系華特迪斯尼公司。該公司出于企業社會責任,在全球開展了多個減排項目。該項目不單單是造林,還將關注到社區發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鄒恒芳表示,這是云南省成功交易的第二個森林碳匯項目。
據了解,云南省的第一個森林碳匯項目在騰沖,由保護國際、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國家林業局以及云南省林業廳共同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