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被業界譽為“中國蘋果之父”的汪景彥再次來到內蒙古寧城,為廣大果農帶來新的栽培技術及栽培理念。
6月29日,由和潤農業高新科技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主辦的赤峰果樹“提質增效”、新觀念、新技術講座暨觀摩會在寧城縣舉行。原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栽培室主任,被業界譽為“中國蘋果之父”的汪景彥為廣大果農帶來新的栽培技術及栽培理念。寧城縣大城子鎮南馬架子村村主任趙學金:“怎么樣套袋,怎么樣防雹,在打仁(結果)這方面,主要是舒枝啊,施肥啊這方面是最重要的,學到很多很多。”
自2010年起,赤峰市啟動百萬畝經濟林建設,蘋果種植成為百姓致富的新路子。目前赤峰市已經進入結果期經濟林近30萬畝,每畝收入7000多元。這已經汪景彥第三次到寧城縣對種植戶進行指導,這次他又有新建議。“土壤管理制度,要改進一下,不能只是搞勤耕制,要搞生草制、要搞覆蓋制,咱們當地的玉米秸很多,可以把玉米秸打成糠或打成面,浮在樹盤,增加有機質含量,對增加土壤肥力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