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降臨,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五星村委會老莊村,黃麗萍家的庭院又熱鬧了起來:音響播放著歡快的舞曲,十多名婦女快樂地跳著集體舞。
“黃主任可是我們村的致富帶頭人,正是有了這樣的好干部,才有我們現在的好日子。”村民們說。他們口中的黃主任就是該村黨總支部組織委員黃麗萍,雖然她現在已經不當婦女主任了,可是,村民們還是尊稱這個當了十多年婦女主任、一心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的女子為“主任”。
1990年代,黃麗萍高中畢業后,到海口打工,然后回到家鄉結婚成家。
黃麗萍的丈夫老董比她高一屆,也是高中畢業生。夫妻倆打算一起創業,一起建設家庭。
1993年,黃麗萍夫婦開墾了20多畝地種植冬季瓜菜,勤懇的勞作讓家庭的經濟狀況慢慢有了好轉。“更大的轉機在1993年底。”黃麗萍說,當時看到三亞、樂東有人種植芒果比較賺錢,于是夫妻兩人開始規劃,再向別人承包40畝地用來種植芒果。
“為了學習種植技術,我們兩人經常騎著摩托車來回樂東。”黃麗萍說,當時路況很差,夫妻倆經常是早早出門,傍晚才回到家。夫妻兩人沒日沒夜地精心照料著60畝芒果地,幾年后終于有了收成,日子也更殷實了。1996年,黃麗萍還當上了村里的婦女主任。
富起來的黃麗萍夫婦并沒有忘掉鄉親們。他們與6戶農戶聯營,成立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銷售。
董亞青家有3畝地與黃麗萍家的芒果地挨在一起。看到黃麗萍家靠種植芒果賺到了錢,他也想試試,但由于沒有掌握技術等種種原因,一直沒有種植成功。2007年,黃麗萍找到董亞青,幫扶了200株芒果苗,手把手地教授種植方法,幾年后,董亞青的芒果地開始有了收成。他現在索性把3畝芒果地承包給了黃麗萍進行統管統銷,自己夫妻倆放心地到海口打工。“收入每年都有所增加,明年準備蓋樓了。”董亞青高興地說。
另一戶聯營的農戶名叫董亞強,他腳部長期因痛風而疼痛,家中老母長期生病臥床,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熱心腸的黃麗萍不僅把董亞強家的2畝地納入了合作社,而且還與他結成對子,進行細致的幫扶。如今,董亞強家出產的芒果不僅能賣出好價錢,他還可以從合作社提前預支這些錢。“合作社今年準備再開墾兩畝地,登記在董亞強名下,用來種植蓮霧,提高他家收入。”黃麗萍這樣告訴記者。
2011年,黃麗萍的丈夫老董參加成人高考,被海南廣播電視大學錄取,經過學習,最后取得了大專文憑。2012年就當上了村黨總支部組織委員的黃麗萍說,“我也不能落后。”2013年,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參加了組織部門舉辦的海南廣播電視大學村官班學習,也終于取得了大專文憑。黃麗萍說,今后他們夫妻倆將發揮所學,更多地為村民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