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22號臺風“海馬”于10月21日中午12時40分在汕尾市海豐縣鲘門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給粵東地區的漁港碼頭、護岸、漁船、網箱和魚塘等造成不同程度損毀,漁業損失嚴重。
防臺期間,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全省各級海洋漁業部門高度重視,強化責任落實,全力做好防御臺風各項工作。省海洋與漁業局迅速部署,及時啟動防臺應急預案,由局領導帶班,開始24小時輪流帶班值守;緊急下發防御臺風工作通知,并派出4個工作小組,分赴各市協助當地政府指導督促落實漁港、漁船、魚排等防臺工作措施,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努力減輕災害損失。
據初步統計,截止10月24日,“海馬”造成汕尾、揭陽、汕頭三市漁業經濟損失6.11億元,其中,漫頂和沖毀養殖池塘17萬畝,養殖產量損失2.53萬噸;受損漁船794艘、沉沒7艘;碼頭、防波堤、護岸損壞5993米。
臺風過后,省海洋與漁業局迅速派出3個救災復產工作赴汕尾、惠州、深圳等地,指導受災地區加強災情統計和救災復產的組織協調工作,并緊急下撥災害應急處理經費和藥物50萬元。
同時,該局加強與省財政廳溝通,盡快下撥省級漁業救災資金,積極向農業部申請救災復產專項資金,幫助受災地區漁業開展救災復產。省漁業互保協會迅速組織工作組赴受災地區了解災情,核實損失并辦理賠償,目前已落實漁船保險理賠資金50萬元。
受災地區的各級海洋漁業主管部門迅速行動,及時組織力量打撈死魚、傷魚、病魚和養殖水體中的其它雜物,進行填埋、焚燒等無害化處理,做好消毒處理,防止發生次生災害;堅持早晚巡塘,加強養殖水域環境監測,及時把監測結果反饋給當地政府和養殖戶,對發病魚群及時診療,并采取積極預防的方式;幫助漁民搶修受損漁船、網箱和魚塘等;聯系水產種苗和消毒藥物供應,為災后復產工作順利開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