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農業信息化高峰論壇之農業物聯網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分論壇在山東青島舉行。與會官員和專家認為,目前我國農業物聯網在五個環節的應用成效明顯。
據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巡視員廣德福等與會人士介紹,目前我國農業物聯網在五個環節應用成效明顯:一是在農業資源的精細監測和調度方面,利用衛星搭載高精度感知設備,獲取土壤、墑情、水文等精細農業資源信息,配合農業資源調度專家系統,實現科學決策;二是在農業生態環境的監測和管理方面,利用傳感器感知技術、信息融合傳輸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構建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現對農業生態環境的自動監測;三是在農業生產過程的精細管理方面,應用于大田種植、設施農業、果園生產、畜禽水產養殖作業,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學化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四是在農產品質量溯源方面,通過對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過程的全程信息感知、傳輸、融合和處理,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為農產品安全保駕護航;五是在農產品物流方面,利用條形碼技術和射頻識別技術實現產品信息的采集跟蹤,有效提高農產品在倉儲和貨運中的效率,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
農業部有關人士介紹,2013年,農業部在天津、上海、安徽率先實施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支持三省市根據各自經濟、社會及農業發展水平和產業特點,分別以設施農業、奶牛養殖與水產養殖,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和農業電子商務推進,大田糧食作物生產監測為重點領域開展試驗示范,探索農業物聯網可看、可用、可持續的推廣應用模式,逐步構建農業物聯網理論體系、技術體系、應用體系、標準體系、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政策體系,并在全國范圍內分區分階段推廣應用。目前,工程進展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