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嶺市清河區楊木林子鎮有這樣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她有致富的夢想,也在不斷地創業,用循環經濟的理念在養殖的致富路上越走越遠,帶動了一方產業發展。她多次被評為楊木鎮三八紅旗手和科技致富女能手,并在2007年當選清河區人大代表,她就是養豬能手沈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會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孜孜以求、努力奮斗。機遇也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我們能夠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成功就會實現。”這是沈萍長期在農村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追夢奮斗,創辦養殖場
沈萍是鐵嶺市清河區楊木林子鎮北大溝村人。2000年,她發現農村有散養戶因養豬不掙錢而宰殺了母豬,使當時的母豬數量逐漸減少,商品豬存欄少,而且豬肉價格不斷上漲。沈萍因此看到了養豬市場的良好前景,她和丈夫到大型養豬場參觀考察。沈萍家住北大溝村郭家堡子屯,距離省道楊前線僅有1.5公里的寬敞廠房成為了養殖的有利條件。在村兩委班子和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沈萍用自己家的房照等貸款5萬元建設了300平方米的豬舍,走上了自繁自養的養殖致富路,并實現了滾雪球式的發展。
“為了讓豬場早點投產,我們有時要干到晚上兩三點才睡覺。”沈萍說。為使飼養管理精細化,她嚴格按照科學配方標準,調配豬的食譜,按豬的月齡大小、體質強弱定食定量給食。每次給食,她都要仔細觀察每個豬的吃食情況、精神狀態。對精神不佳的豬,她都要用手觸摸豬的耳根,感知豬的體溫,仔細觀察豬糞的變化,及早防治豬的疾病。沈萍說:“為了讓豬有個好的生長環境,我在豬舍里安裝了濕簾、風爐、風機等控溫控濕設備。”
在養殖實踐中,沈萍積累了很多經驗,能根據市場變化來安排生產。當市場低迷豬價低時,她就迅速淘汰舊品種、舊種群,引進優質品種,加大仔豬的銷售量,減少肥豬飼養量。當市場價格走高時,沈萍加大肥豬飼養量,減少仔豬銷售量,最大化的規避市場風險。同時,科學飼養,縮短養殖周期,提高出欄率也最大限度地降低養殖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規范化養殖,帶動村民共富
經過17年的拼搏,現在,沈萍已經成為擁有百萬資產的富裕戶。2017年,她的豬舍擴建到3000平方米、料房150平方米,并建有保育室、妊娠室、產房、產床、溫控、消毒、污糞處理等基礎設施,達到了現代化的養殖條件,成為高標準規范化的養殖場。現在,沈萍的養殖場存欄母豬達到200頭,年出欄育肥豬3000多頭,年出欄仔豬1500多頭,每年純收入二百萬元。
“我注冊成立了俊平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成員達到150人,可以實現統一購進幼豬、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出售等業務。”沈萍說。
作為一名農村黨員,她致富不忘村民,在她的帶動下,楊木鎮養豬戶達到300戶,已經成立了5個養豬合作社,沈萍自己成立的騰越有限責任公司,還長期為養殖戶提供技術咨詢、買賣協商、集中供料等服務,幫助許多村民脫貧致富。“我自己富了,最應該想著的就是身邊的人,看著大家現在靠著養殖都奔著小康去了,我打心里高興。”沈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