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常山縣推進實施潔水養殖,截至10月底,已完成87座水庫、218座山塘潔水養殖承諾書簽訂任務。
明確目標抓重點
“目前,常山縣各山塘、水庫已提前全部簽訂了潔水養魚承諾書。”昨日,常山縣水利局漁業管理科科長占肅平介紹,該局圍繞“五水共治”目標任務,抓好山塘水庫禁止施肥養魚和生態化改造整治工作,確定了球川鎮紅旗崗水庫、同弓鄉神塘水庫等12個山塘水庫為重點整治單位,要求年底前完善承包合同,實施生態化改造。
球川鎮東山塢水庫養殖戶陳日葵將傳統以花白鰱魚等肥水性魚類養殖為主改為草魚養殖為主,將施肥養殖模式改為投喂配合飼料模式,通過施放生石灰、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水質改良劑,套養少量花白鰱魚等手段以調節水質。
“通過改造,水庫預計全年養殖產量可達到近20萬公斤、利潤達到40萬元。”陳日葵說,往年施肥養魚產量只有6萬公斤,利潤也只有6萬元左右,實施潔水養殖模式,成效顯著。
記者了解到,到今年底,各山塘、水庫將全面禁止使用畜禽排泄物和化肥(有機肥)養魚,飲用水源地和重要生態功能區塘庫進行漁業資源增殖流放;現代漁業園區和工廠化、集約型養殖基地養殖尾水確保100%達標排放。
齊抓共管強監督
“近期,有群眾反映輝埠鎮十八塢水庫因過度施肥養魚造成嚴重水污染,影響了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利部門相關工作人員立即到現場督查、處理。”占肅平告訴記者,他們每月都要對山塘水庫養殖情況進行督查摸排,及時發現問題,現場進行處理。
今年初開始,漁業管理工作人員先后對常山縣山塘水庫水產養殖現狀和污染源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摸排,發現山塘、小水庫施肥養魚,部分水庫網箱養魚現象較普遍。一些水庫過度施肥,使水質受到嚴重影響。常山縣及時制定了《常山縣潔水漁業規劃》和《常山縣潔水漁業實施方案》,把潔水漁業納入鄉鎮工作目標考核管理,要求各鄉鎮(街道)負責組織開展轄區內養殖水域承包協議的規范完善,落實禁止畜禽排放物和化肥養殖,做好山塘、水庫和其他養殖水體生態化改造,并加強日常巡查監管。 齊抓共管強監督。縣環保局負責抓好工業污染治理和水質檢測,并對山塘、水庫周邊堆放物和向水體傾倒污染物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縣農業局負責做好養殖水體上游畜禽養殖場的污染整治等工作。水利、市場監管、質監等部門也各司其職,對各地實施潔水漁業進展情況進行檢查通報。其中,水利局共出動檢查28余人次,抽檢養殖漁船66條次,排查一般隱患4項,整改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