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99,婷婷国产v国产偷v亚洲高清,蜜桃av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貴州納雍:由“黑”轉“綠”的高山種茶路

   日期:2018-09-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380    評論:0    

  走進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骔嶺鎮坪箐村,滿山遍野的茶園在陽光的照射下愈發翠綠。“1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生態大不如現在。”貴州霧翠茗香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譚正義告訴記者。

  今年48歲的譚正義是土生土長的納雍縣骔嶺鎮坪箐村人,20多年前他辦煤礦,帶動當地600多名村民就業,年支付工人工資達2500多萬元,共計創稅2億多元。

  2009年開始,畢節市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通過出臺優惠扶持政策,提供資金補助和技術支持,引導當地“礦老板”投資開發現代農業,而譚正義就是其中一員。

  “煤炭資源遲早會枯竭,‘靠山吃山’才是長久之計,要讓村民有活干、有錢掙!”譚正義說。2009年,譚正義打算將海拔2300多米、面積近7000畝的神箐荒山全部種上茶葉,放棄采挖煤礦的“黑”路,轉向種茶的“綠”路。

  “茶葉種植最佳海拔是800到1000米,在海拔2300多米的神箐山種茶根本不合適。”譚正義還沒開工,朋友們都勸他放棄。

  但譚正義認為,總能找到克服困難的辦法。2010年10月,譚正義按照傳統挖茶溝、施底肥的方式,種了數百萬株茶苗,結果一個冬天80%以上的茶苗全都被凍死了。

  “冬天種不活,那就夏天種。”第二年、第三年,譚正義改進了方式,又種下了幾十萬株茶苗,不過情況并無好轉,還虧了近500萬元。

  “海拔高、溫度低是最大的問題。”譚正義說,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他多次向納雍縣政府請來的農業專家咨詢,最終決定采取營養坨育苗移栽的方式進行種植。

  2013年,譚正義在總結之前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決定第四次嘗試。這一次,他在海拔1800米的地方使用營養坨育苗,兩年后再移栽到更高的山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一次茶苗存活率達到了80%以上,抗旱能力也明顯增強。”譚正義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說到,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于是又用了四年時間將種茶的規模擴大。

  如今,近7000畝荒山全部被譚正義種上茶樹,為曾經荒涼的大山披上了“綠裝”。

  為了生產有機茶,譚正義又投資了600多萬元建成了長達20公里的沼液輸送管道,以及遍布茶葉基地的沼液儲存池。

  “沼液提灌系統能把沼液從海拔1800多米的養殖場提到海拔2300米的神箐山上,讓沼液灌溉每一株茶苗。”譚正義說,現在只要輕輕壓下電閘,擰開閥門,茶園就能得到灌溉。

  目前,譚正義的茶園已通過國內、歐盟、美國等多家機構的有機認證,每年僅認證費就要20多萬元,為的就是“保證每一片茶葉都經得起檢驗”。

  近10年來,譚正義拉動當地500多名村民就業,年均支付村民工資400多萬元,一大批村民脫貧摘帽過上了好日子。下一步,譚正義打算將茶園和旅游結合起來,以期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崇义县| 布拖县| 龙川县| 子长县| 彩票| 凤山市| 华池县| 登封市| 无棣县| 台湾省| 甘孜县| 铜陵市| 林周县| 涟水县| 黄平县| 开鲁县| 万盛区| 油尖旺区| 禹州市| 雅安市| 永登县| 南和县| 江阴市| 邓州市| 焦作市| 高安市| 象山县| 靖宇县| 石城县| 凌源市| 长治市| 平罗县| 边坝县| 钦州市| 昌平区| 蓬溪县| 扶余县| 罗定市| 普陀区|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