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二師兄”豬肉價格開啟飛行模式后,全國菜價水平也開始不甘落后追趕飛漲。新京報記者昨日走訪發現,進入4月份以來北京地區部分蔬菜價格依然維持高位,不過隨著蔬菜主產區供應的恢復,大部分蔬菜價格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
“進貨晚了就搶光了”
朝陽區朝陽北路一處便民菜場里,攤販王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 “盡管目前大蔥、冬瓜、西紅柿等品類漲幅較快,持續在6~7元/斤左右的高位,但銷售量卻下降了一半不止。”目前只能少批發一點來賣,特別是現在批發市場蔬菜貨源也不多,還得盡早過去批發,去晚了就沒了。”
4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份CPI指數,其中鮮菜價格上漲35.8%,影響CPI上漲約0.92個百分點。
北京新發地市場統計室負責人劉通表示,從對北京市場90多個品類的蔬菜統計來看,今年3月加權平均價在3.68元/斤,去年同期維持在2.51元,上漲46%左右。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此次菜價集體上漲中,部分冬瓜、大蔥等品類也開啟“飛行模式”,零售價較去年同期上漲3-4倍。
以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網站公布的交易數據,4月12日大蔥批發平均價在3.1元/斤。但去年同期大蔥平均價格為0.57元/斤,漲幅高達443%。同時,4月12日冬瓜平均價為4元/斤,去年同期平均價維持在0.9元/斤,漲幅達到344%。
4月中旬價格開始回落
“現在去上游是搶著收,到了市場上也是搶著要,來多少都能很快賣光。”新發地的蔬菜批發大戶、北京全聯勝商貿總經理周明哲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北方蔬菜產區受光照不足、病蟲害等影響,開春后產量普遍偏低,導致市場上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不過隨著天氣轉暖,供應量緊張開始緩解。劉通表示:“預計4月中旬后,隨著蔬菜主產區供應的恢復,大部分蔬菜價格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冬瓜、新土豆、新洋蔥等部分生長周期較長的品類,要到5月下旬才能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
一位蔬菜攤販則告訴新京報記者,在經歷3月份的暴漲之后,近幾日菜價已經普遍有所回落,“前段時間緊張的時候,大白菜都漲到了3元/斤,這在以前才賣9毛多一斤。不過現在價格都普遍下降,像白菜降到了2元/斤,黃瓜也從6元/斤降到了現在的3元/斤。”
新發地統計數據顯示,從4月中旬開始,已經開始出現明顯回落,其中4月12日的加權平均價在3.36元/斤,較3月份下降7.47%。
■ 原因
南菜短缺、北菜減產
對于這波蔬菜集體上演“躥天猴”,山東壽光今明果蔬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秦永軍認為,主要是在全國蔬菜由南方產區向北方產區轉換過程中,產區受極端天氣、病蟲害影響均出現產量下滑,導致供應量收緊引發。
“歷年4月是蔬菜供應鏈轉換的節點。由節前的南菜北供,也就是廣東、廣西、云南、海南等地蔬菜主供北方市場,逐漸轉向山東、河南等產區供應。但春節前后南方產區遭遇寒流極端天氣減產嚴重,北方產區又受光照不足、霧霾等影響生產周期慢,中間這個產區更迭出現了缺口。”秦永軍表示。
北京新發地市場統計室負責人劉通認為,除了北菜減產、南菜短缺外,節前南方客商回流北方搶購冬儲菜也與價格上漲有很大關系,“南方產區受天氣影響供應短缺時,客商北上幾乎將北方市場的大白菜、土豆、蘿卜等冬儲菜收購一空,也使得本地出現一定缺口。”
■ 影響
采購成本居高不下 餐飲企業不敢漲價
肉菜價格的持續上漲,也讓許多餐飲企業開始頭疼采購成本增大帶來的利潤壓力。
“餐飲采購成本從年初至今上浮5%-8%左右。”一家北京著名連鎖餐飲企業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菜價上漲對營業利潤產生了明顯的影響,但這部分成本只能由商家自己來承擔,“有些蔬菜價格比去年同期漲了好幾倍,餐廳菜單上還必須得按定價正常供應,像冬瓜這種火鍋必備菜品,即使漲到十幾塊一斤也得照常采購。”
該人士舉例說,餐廳常用調味菜大蔥目前價格漲至5元/斤左右,而以往這個時候大蔥價格在2元左右,僅此一項每個餐廳要額外承擔150多元的成本。“這個節點也沒辦法上調成品菜價格,否則消費者更不買賬了。現在只能通過推一些新菜品來緩解壓力,撐到5月份供應恢復菜價回落后,應該能有所緩解。”
浙江連鎖品牌綠茶餐廳董秘于麗影則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還在觀望菜價走勢,暫時沒有進一步調價措施。但從運營成本而言,食材采購占據餐飲企業成本的大頭,這波異常上漲也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壓力。
“歷年1-2月份是菜價高峰,到3月份會有所回落,但今年有些反常,上漲多持續一個多月,導致業內許多餐廳都是微利甚至無利潤的情況。”于麗影說。
■ 措施
新發地:每天增供上百噸蔬菜
針對北京市場的菜價上漲,新京報記者從被稱為首都“菜籃子”的新發地方面了解到,針對3月初以來菜價的持續走高局面,市場內采取了擴大產區貨源、調配庫存等多項措施來平穩菜價。
北京新發地副董事長楊洪凱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投放了一支10輛車的車隊,每天從南方蔬菜主產區調撥上百噸菜品,平價投放市場。調撥的蔬菜主要為菜花、四季豆、圓椒等十多種常用品類。”
同時,新發地還加強了在北京300多個小區中的菜籃子直通車的供應,對西紅柿、黃瓜、青菜等10個主要品類蔬菜進行限價,保證其最終零售價與批發價相差不超過20%。
楊洪凱介紹說,從今年2月份起,新發地市場已經充分調配冬季儲存菜庫存,大量投放大白菜、洋蔥來平抑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