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大棚種植蔬菜已得到大面積推廣,但大棚種植荔枝能否增收?6日,記者從秀英區科工信局了解到,全國“星火科技致富能人”永興農民吳開茂正在開展大棚種植無核荔枝的技術試驗,此項目還被列入國家科技富民強區項目,如若成功,果中精品的無核荔枝將不再受裂果、落果多的困惑,達到豐產增收的目的。
無核荔枝裂果落果嚴重
有“海南荔枝大王”之稱的吳開茂,是發現“南島無核荔枝”的第一人,長期致力于科學種植荔枝的研究。
吳開茂介紹,南島無核荔枝因退化了果核,果大、柔嫩多汁,耐儲運而獨具特色,是海南主要推廣的荔枝品種,歷來受到消費者喜愛,市場售價一直保持在每斤20元以上。但南島無核荔枝相比其它荔枝品種,抗旱性較差,受旱更易裂果、落果而大幅減產,在重度干旱脅迫下,無核荔枝果肉糖酸比、含糖量和果實可食率下降,導致果實綜合品質變劣。
永興、石山等羊山地區土質干旱,保水保濕性差,南島無核荔枝因其坐果期與果實膨大期,正處海南氣候高溫干旱期,因此果農種植無核荔枝一直受裂果、落果而困惑,導致海口無核荔枝總體產量不高。
大棚試驗初步效果理想
記者在吳開茂的科技試驗基地看到,用于大棚種植試驗的無核荔枝共2畝多,鋼架結構的頂部分別覆蓋了塑料薄膜、防蟲網、防曬網,四周保持通透,試驗的區域采用噴灌、物理殺蟲技術,果樹所施的肥料為椰子糠與農家肥。
現正處荔枝出花期,覆蓋薄膜的荔枝樹花枝茂盛,工人正在用梳花機對多余的花枝進行修剪。
吳開茂分別隨機采摘了各一片覆蓋大棚與露天的荔枝葉片,記者對比發現,大棚內的荔枝葉片明顯要比露天的厚實。“從目前試驗來看,大棚種植荔枝保水保肥效果很好。”吳開茂說,通過覆蓋大棚,減少了太陽輻射,同時也可防大暴雨、防蟲害,最終解決無核荔枝裂果、落果的種植技術難題,只是此項成本較高,普通果農難以接受。
待無核荔枝防裂果、落果技術成熟后,也將逐步推廣,還將申辦永興荔枝、黃皮產品認證和產地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