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區地處長江中下游,無霜期長,早中熟鮮食玉米(如蘇玉糯1號等)從3月下旬至7月下旬均可播種,秋播最遲可延到8月初(露地),秋延后加蓋大棚可延至8月中旬。鮮食玉米的供應期可從6月中下旬一直延續到11月上旬。但多年來,生產上只重視春播生產,忽視了夏、秋生產(尤其是秋播)。為此,2003~2004年我們在開展鮮食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的同時,對秋播鮮食玉米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與生產效益進行了探索,現報道如下。
1 生產特點及效益分析
秋玉米具有產量較高、價格較高、采收期較長、有利后茬作物種植和保鮮節本等特點,具體見表1。
①產量不低 試驗表明,南京地區秋播鮮食玉米如栽培技術得當,產量較高僅稍低于春播,一般產量可達500~600kg/667平方米(去皮鮮穗)。。
②價格較高 鮮食玉米的營養保健作用被市民廣泛接受,秋播生產面積小,上市量少,往往供不應求,價格較高,國慶節前后市場零售價3~4元/kg(去皮鮮穗),價格明顯高于7月中旬集中上市的鮮食玉米,每667平方米經濟效益高出400~800元。
③采收期較長 秋玉米采收期為涼爽季節,采收后品質蛻變放緩,貨架期拉長。同時適宜的采收期較長,可根據市場需求,分批采收應市。
④有利后茬作物種植 秋玉米可作為西瓜、毛豆等蔬菜的后茬,收獲后可適時移栽油菜、種植小麥。
⑤有利保鮮節本 從加工的角度上講,甜、糯玉米速凍保鮮,供應冬季(春節)市場,秋播玉米保鮮期大為縮短,而且避開的是高溫季節,可大大減少保鮮成本。
2 無公害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可選用蘇玉糯1號、江南花糯、紫玉糯等糯玉米;晶甜3號、蜜玉8號等甜玉米;美玉3號等甜糯玉米。
2.2 播種期確定與播種技術
秋后供應市場的鮮食玉米,可以從7月初開始播種,最遲可延到8月初(露地),秋延后加蓋大棚可延至8月中旬。種植者可根據上市時間或茬口安排調節播種期,盡可能錯開采收期,延長供應時間,達到高效栽培的目的。
開好田間“三溝”,精細整地,糯玉米可直播,播種時應確保墑情,播種深度一般在3~4cm,用種量1.5~2.0kg/667平方米。甜玉米種子癟,生活力弱,頂土能力差,加上種子價格昂貴,一般育苗移栽,可采用穴盤育苗,乳苗期移栽,成活率較高,基本上無緩苗期,用種量1kg/667平方米。
2.3 種植密度
秋播應比春播適當加大密度,糯玉米667平方米栽4500~5000株。甜玉米667平方米栽3500~4000株。
2.4 肥料運籌
秋播甜、糯玉米在肥料運籌上應立足促早發,提高營養生長量,為高產打下基礎。一般中等以上肥力地塊,總施肥量折純氮10~15kg,同時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基肥、苗肥占總施肥量的60%~70%;播后20~30天施拔節肥,大喇叭口期施穗肥,占30%~40%。基肥應以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溝施或撒施;苗肥、拔節肥可以氮肥為主,穴施;穗肥可以氮肥和復合肥為主,穴施,穗肥增施磷、鉀肥可增強后期抗病力和抗早衰。
2.5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地下害蟲、玉米螟、紋枯病、病毒病等。7~8月為地下害蟲的高發期,做好地下害蟲的防治保全苗,是奪得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可用90%的晶體敵百蟲1kg對水適量,拌入50~100kg炒香的米糠或麩皮撒施,用量4~8kg/667平方米。后期用三唑磷在大喇叭口和雌花吐絲時噴霧2次,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的為害。如田間發生紋枯病、大小斑病等病害,可噴施多菌靈等藥物防治。
2.6 田間管理
①田塊選擇 與不同類型的玉米隔離種植,以防串粉,可采用空間隔離(400m以上)、障礙物隔離和時間隔離(花期錯開20天以上)。田塊應遠離有污染的廠礦、公路等,周圍生態條件較好。
②查苗補缺 催芽補種或帶土移苗;4葉左右間苗,6葉左右定株,定苗時,保留生長健壯的苗,拔除病苗、弱苗和不正常苗。地下害蟲危害嚴重田塊可適當推遲定苗。
③打杈 鮮食玉米尤其是甜玉米較易產生分蘗,應及時打掉,打杈時間宜早不宜遲,可在開始產生分杈時進行,7~8天后再打1次。
④適時中耕培土 特別是大雨過后土壤板結。
⑤水漿管理 玉米為耐旱作物,南京地區種植玉米,應開好田間排澇降漬溝,以防漬害。如有足夠的墑情保證出苗,一般無需灌溉,但在抽穗開花前后30天內如缺水,應及時抗旱。
2.7 及時采收
秋播采收期為涼爽季節,適宜的采收期相對較長,一般為吐絲后28~35天。尤其是10月底11月初天氣氣溫較低,灌漿速度很慢。適宜的采收期可為7天左右(糯),可根據市場需求,分批采收應市。
表1 蘇玉糯一號、美玉3號各采收期產量及效益
播種期 采收期 產量 市場零售價 生產效益
kg/667平方米 元/kg 元/667平方米
3月底 6月底7月初 650.2 2.0~4.0 1300.4~2600.8
4月中旬 7月中旬 641.5 1.5~2.0 1007.3~1343.0
5月中旬 8月上旬 560.0 1.5~2.0 840.0~1120.0
6月中旬 8月下旬 402.0 1.5~2.0 603.5~804.6
7月初 9月中旬 582.3 2.0~2.5 1164.6~1455.8
7月中旬 9月底10月初 602.0 2.0~3.0 1204.0~1806.0
7月下旬 10月中下旬 598.5 2.5~4.0 1496.3~2394.0
8月初 11月初 569.4 3.0~4.0 1708.2~2277.6
1 生產特點及效益分析
秋玉米具有產量較高、價格較高、采收期較長、有利后茬作物種植和保鮮節本等特點,具體見表1。
①產量不低 試驗表明,南京地區秋播鮮食玉米如栽培技術得當,產量較高僅稍低于春播,一般產量可達500~600kg/667平方米(去皮鮮穗)。。
②價格較高 鮮食玉米的營養保健作用被市民廣泛接受,秋播生產面積小,上市量少,往往供不應求,價格較高,國慶節前后市場零售價3~4元/kg(去皮鮮穗),價格明顯高于7月中旬集中上市的鮮食玉米,每667平方米經濟效益高出400~800元。
③采收期較長 秋玉米采收期為涼爽季節,采收后品質蛻變放緩,貨架期拉長。同時適宜的采收期較長,可根據市場需求,分批采收應市。
④有利后茬作物種植 秋玉米可作為西瓜、毛豆等蔬菜的后茬,收獲后可適時移栽油菜、種植小麥。
⑤有利保鮮節本 從加工的角度上講,甜、糯玉米速凍保鮮,供應冬季(春節)市場,秋播玉米保鮮期大為縮短,而且避開的是高溫季節,可大大減少保鮮成本。
2 無公害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可選用蘇玉糯1號、江南花糯、紫玉糯等糯玉米;晶甜3號、蜜玉8號等甜玉米;美玉3號等甜糯玉米。
2.2 播種期確定與播種技術
秋后供應市場的鮮食玉米,可以從7月初開始播種,最遲可延到8月初(露地),秋延后加蓋大棚可延至8月中旬。種植者可根據上市時間或茬口安排調節播種期,盡可能錯開采收期,延長供應時間,達到高效栽培的目的。
開好田間“三溝”,精細整地,糯玉米可直播,播種時應確保墑情,播種深度一般在3~4cm,用種量1.5~2.0kg/667平方米。甜玉米種子癟,生活力弱,頂土能力差,加上種子價格昂貴,一般育苗移栽,可采用穴盤育苗,乳苗期移栽,成活率較高,基本上無緩苗期,用種量1kg/667平方米。
2.3 種植密度
秋播應比春播適當加大密度,糯玉米667平方米栽4500~5000株。甜玉米667平方米栽3500~4000株。
2.4 肥料運籌
秋播甜、糯玉米在肥料運籌上應立足促早發,提高營養生長量,為高產打下基礎。一般中等以上肥力地塊,總施肥量折純氮10~15kg,同時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基肥、苗肥占總施肥量的60%~70%;播后20~30天施拔節肥,大喇叭口期施穗肥,占30%~40%。基肥應以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溝施或撒施;苗肥、拔節肥可以氮肥為主,穴施;穗肥可以氮肥和復合肥為主,穴施,穗肥增施磷、鉀肥可增強后期抗病力和抗早衰。
2.5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地下害蟲、玉米螟、紋枯病、病毒病等。7~8月為地下害蟲的高發期,做好地下害蟲的防治保全苗,是奪得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可用90%的晶體敵百蟲1kg對水適量,拌入50~100kg炒香的米糠或麩皮撒施,用量4~8kg/667平方米。后期用三唑磷在大喇叭口和雌花吐絲時噴霧2次,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的為害。如田間發生紋枯病、大小斑病等病害,可噴施多菌靈等藥物防治。
2.6 田間管理
①田塊選擇 與不同類型的玉米隔離種植,以防串粉,可采用空間隔離(400m以上)、障礙物隔離和時間隔離(花期錯開20天以上)。田塊應遠離有污染的廠礦、公路等,周圍生態條件較好。
②查苗補缺 催芽補種或帶土移苗;4葉左右間苗,6葉左右定株,定苗時,保留生長健壯的苗,拔除病苗、弱苗和不正常苗。地下害蟲危害嚴重田塊可適當推遲定苗。
③打杈 鮮食玉米尤其是甜玉米較易產生分蘗,應及時打掉,打杈時間宜早不宜遲,可在開始產生分杈時進行,7~8天后再打1次。
④適時中耕培土 特別是大雨過后土壤板結。
⑤水漿管理 玉米為耐旱作物,南京地區種植玉米,應開好田間排澇降漬溝,以防漬害。如有足夠的墑情保證出苗,一般無需灌溉,但在抽穗開花前后30天內如缺水,應及時抗旱。
2.7 及時采收
秋播采收期為涼爽季節,適宜的采收期相對較長,一般為吐絲后28~35天。尤其是10月底11月初天氣氣溫較低,灌漿速度很慢。適宜的采收期可為7天左右(糯),可根據市場需求,分批采收應市。
表1 蘇玉糯一號、美玉3號各采收期產量及效益
播種期 采收期 產量 市場零售價 生產效益
kg/667平方米 元/kg 元/667平方米
3月底 6月底7月初 650.2 2.0~4.0 1300.4~2600.8
4月中旬 7月中旬 641.5 1.5~2.0 1007.3~1343.0
5月中旬 8月上旬 560.0 1.5~2.0 840.0~1120.0
6月中旬 8月下旬 402.0 1.5~2.0 603.5~804.6
7月初 9月中旬 582.3 2.0~2.5 1164.6~1455.8
7月中旬 9月底10月初 602.0 2.0~3.0 1204.0~1806.0
7月下旬 10月中下旬 598.5 2.5~4.0 1496.3~2394.0
8月初 11月初 569.4 3.0~4.0 1708.2~2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