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以有效減輕環境污染的新型養豬法近日在龍口得以推廣。
據市科技局專家介紹,該技術是應用韓國自然農業協會創立的自然農業原理,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制造發酵劑和各種生物營養劑,在特殊設計的豬舍內以鋸末和農作物秸稈等為墊料,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分解發酵糞便污物,使圈舍內無惡臭、無污染,節約飼料、節省勞力,生產無公害畜產品和無病蟲害優質有機肥的一種養豬新技術,是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產品的有效措施,具有極強的推廣價值。
“自然養豬法”采用自動飲水和自由采食,墊料可3―4年更換一次,省工省力,一人就可飼養上千頭生豬,提高勞動效率60%以上。由于微生物發酵,墊料下溫度較高,殺滅或抑制了細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豬的健康生長。同時,因為增強了抵抗各種疫病的能力,獸藥、疫苗使用數量也下降,出欄生豬肉質更加安全保健。豬的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也大大提高,一頭豬可節省飼料10公斤,增加體重3.5公斤,增加銷售收入大約40元,增收節支可達110元,生產效益大幅度提高。
據市科技局專家介紹,該技術是應用韓國自然農業協會創立的自然農業原理,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制造發酵劑和各種生物營養劑,在特殊設計的豬舍內以鋸末和農作物秸稈等為墊料,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分解發酵糞便污物,使圈舍內無惡臭、無污染,節約飼料、節省勞力,生產無公害畜產品和無病蟲害優質有機肥的一種養豬新技術,是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產品的有效措施,具有極強的推廣價值。
“自然養豬法”采用自動飲水和自由采食,墊料可3―4年更換一次,省工省力,一人就可飼養上千頭生豬,提高勞動效率60%以上。由于微生物發酵,墊料下溫度較高,殺滅或抑制了細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豬的健康生長。同時,因為增強了抵抗各種疫病的能力,獸藥、疫苗使用數量也下降,出欄生豬肉質更加安全保健。豬的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也大大提高,一頭豬可節省飼料10公斤,增加體重3.5公斤,增加銷售收入大約40元,增收節支可達110元,生產效益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