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貯運適溫與降溫速度
綜合國內外資料提供的荔枝貯運適溫范圍為1~7℃,國內比較肯定的適溫是3~5℃。大生產采用此溫度可貯藏25~35天,商品率達90%以上。生產實踐證明,只有采用低溫貯運,才能使商品品質得到保證(空運除處)。同時,還應該特別強調,采后降溫速度越快越好。采收至入庫時間越短,其商品質量越高,貯藏壽命越長,可見采后預冷對荔枝保鮮極為重要。
荔枝貯運要求恒定低溫,溫度波動將造成不良影響。如在低溫貯運中,中途升溫,保鮮效果將明顯下降。預冷后未能及時裝運而在高溫下延誤了時間,或者運至目的地卸貨后未能及時入庫,都可能使果皮加速褐變。新鮮的果實如此,已經貯藏一段時間的果實變化尤為嚴重。
2.環境濕度包裝
荔枝果皮極易失水變褐,所以保持環境濕度是荔枝保鮮的突出問題。目前解決的辦法主要靠包裝。生產上采用的包裝有竹籮墊樹葉,竹籮墊牛皮紙,竹籮墊塑料薄膜,紙箱墊塑料薄膜,以及采用容量為0.5~1kg塑料薄膜小袋包裝等,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包裝可大可小,關鍵在于降溫的快慢。一般地說,小包裝機動靈活,降溫快,但花工多,大包裝剛好相反。總之,只要有利于快速降溫又能保持較高濕度,大一點的包裝還是可行的。
3.殺菌防腐
包裝使環境高濕度有了保證,但對病害防治卻不利。雖然低溫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但是荔枝皮薄、肉嫩、汁多,加上本身呼吸強度大,采收時外界氣溫高,也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與為害。荔枝病害近10種,故采后防腐只有結合田間防治,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特別是霜疫病和酸腐病。目前采后防腐處理常用的殺菌劑是噻菌靈(涕必靈)。針對嚴重為害的霜疫病,可與疫霉靈混用。
綜合國內外資料提供的荔枝貯運適溫范圍為1~7℃,國內比較肯定的適溫是3~5℃。大生產采用此溫度可貯藏25~35天,商品率達90%以上。生產實踐證明,只有采用低溫貯運,才能使商品品質得到保證(空運除處)。同時,還應該特別強調,采后降溫速度越快越好。采收至入庫時間越短,其商品質量越高,貯藏壽命越長,可見采后預冷對荔枝保鮮極為重要。
荔枝貯運要求恒定低溫,溫度波動將造成不良影響。如在低溫貯運中,中途升溫,保鮮效果將明顯下降。預冷后未能及時裝運而在高溫下延誤了時間,或者運至目的地卸貨后未能及時入庫,都可能使果皮加速褐變。新鮮的果實如此,已經貯藏一段時間的果實變化尤為嚴重。
2.環境濕度包裝
荔枝果皮極易失水變褐,所以保持環境濕度是荔枝保鮮的突出問題。目前解決的辦法主要靠包裝。生產上采用的包裝有竹籮墊樹葉,竹籮墊牛皮紙,竹籮墊塑料薄膜,紙箱墊塑料薄膜,以及采用容量為0.5~1kg塑料薄膜小袋包裝等,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包裝可大可小,關鍵在于降溫的快慢。一般地說,小包裝機動靈活,降溫快,但花工多,大包裝剛好相反。總之,只要有利于快速降溫又能保持較高濕度,大一點的包裝還是可行的。
3.殺菌防腐
包裝使環境高濕度有了保證,但對病害防治卻不利。雖然低溫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但是荔枝皮薄、肉嫩、汁多,加上本身呼吸強度大,采收時外界氣溫高,也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與為害。荔枝病害近10種,故采后防腐只有結合田間防治,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特別是霜疫病和酸腐病。目前采后防腐處理常用的殺菌劑是噻菌靈(涕必靈)。針對嚴重為害的霜疫病,可與疫霉靈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