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記者走進威海市文登區界石鎮百歲谷蔬菜基地,150多畝蔬菜大棚里隨處可見用來粘蟲殺蟲的懸掛板。基地負責人苗祺健告訴記者,不僅殺蟲全部采用粘板和殺蟲燈等物理方式,他們還采取施用秸稈生物糞堆、沼液和有機肥等方式給蔬菜“減肥”,從源頭上保障基地蔬菜的安全性,提高蔬菜品質。
為給農業“減肥”、嚴控農藥化肥過度使用,文登全面推廣實施了土地缺啥按方吃“藥”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去年11月,文登第二處測土配方智能配肥服務中心在文登大水泊鎮落戶,農民可以在中心觸摸屏上輕松查到自家地塊土壤養分狀況及針對不同作物進行施肥的建議,并可現場將單質肥料自動按配方有針對性地生產出適合不同耕地土壤養分狀況、不同作物類型和產量水平的配方肥,每小時可生產4至5噸配方肥,實現測、配、產、供、施一條龍服務。
在此之前,文登已將全區12個鎮納入測土配方技術整建制推進范疇,整建制推進村達到450個,基本實現縣域全覆蓋。截至目前,文登應用配方肥面積45萬畝,肥料利用率提高3個百分點,平均每畝節本增效30元。借鑒公安系統治安網格化監管經驗,文登依據現有的行政區劃,以生產基地、農業投入經營單位等作為最基層的三級網格,設置700多名安全監管員;鄉鎮、辦事處為獨立的二級網格,全面覆蓋速測中心;區級農安及職能部門為一級網格,形成“橫到邊、縱到底”覆蓋全區的區、鎮、村三級聯動農安網格化監管體系,實現了對源頭化肥、農藥使用等整個生產鏈條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前,文登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三品”認證基地面積達40萬畝,種植業認證產品總數達18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