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株嫩綠的百合花含苞待放,長勢喜人;一個個花農正在花叢中澆水、管理,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
眼下雖是寒冬時節,但在平泉縣平泉鎮二道河子村花農張玉柱的花卉大棚內,卻看到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色。
“春節前后正是花卉銷售的旺季,市場價格達每把40多元,我每天采摘一次送花卉批發市場,預計年收入可達10多萬元。”剛從遼寧省凌源市花卉批發市場送花回來的張玉柱欣喜地說。
現年41歲的張玉柱初中畢業后回家務農,自2009年開始投資發展百合花卉種植,經過不斷的發展現已由最初的1個棚發展到8個花卉示范大棚,并投資建設冷庫、購買運輸車輛,走上致富路。
“最初,我也不懂花卉管理技術,都是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我系統地學習了花卉栽培管理,帶領周邊村民發展花卉產業,建起20多個花卉大棚,發展百合花等花卉產業。” 張玉柱介紹。
2014年,平泉縣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花卉產業作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載體,大力發展百合等設施花卉種植。同時,建立“科研院校+基地+農戶”的花卉科技生產體系,促進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及科研成果轉化,帶動花卉產業快速發展。
截至目前,該縣已形成以百合鮮切花為主,花壇花卉、露地鮮切花、地被植物、花卉育種、觀賞苗木和野生花卉馴化等多品種、多結構共同發展的格局,有效地促進了產業發展和農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