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制辦公室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當地政府審議通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用野生植物資源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藥用野生植物是在特定的生態環境下生長,經過長期的醫學臨床實踐證明能夠治病與防病的功能性植物。廣西擁有豐富的藥用野生植物資源,其資源總數列居中國第二位,也是國家珍稀、瀕危藥用野生植物資源最豐富的省(區)之一。僅在廣西藥用植物園,目前已保存的藥用植物物種就達282科1773屬8900余種,其中710種屬珍稀瀕危藥用植物。
據廣西科學院副院長、廣西藥用植物園主任繆劍華介紹,目前,廣西已構建了主要依托自然保護區的類型多樣和功能互補的藥用野生植物資源保護體系。但隨著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藥用植物資源保護工作正面臨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例如,廣西對當地自然保護區內和區外原生地天然生長的珍稀、瀕危藥用植物均缺乏針對性保護制度、措施;各類藥用植物資源遷地保護基地數量較少,并且缺乏法制化、規范化的保護管理制度;藥用植物的人工種植市場機制缺乏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科學技術指導與信息服務,與做大做強廣西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的要求不相適應。上述問題的存在不利于藥用野生植物的保護和可持續的合理利用。
據悉,在即將施行的《辦法》中,廣西首次明確了實行自治區重點保護藥用野生植物名錄制度;規范了藥用植物資源遷地保護基地的建設與管理;及藥用植物的人工種植。
繆劍華認為,該《辦法》的頒布實施,將有利于促進廣西藥用野生植物資源保護利用長效機制的建立,保障廣西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