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廣西樹種結構的調整優化,需要認真審視廣西林業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正視發展差距,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堅持循序漸進、逐步調整原則,從解決樹種單一、結構單薄、林分單純、林相單調等問題入手,以實現樹種多樣性、林分多樣性、林相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為目標,以發展珍貴樹種、營造混交林、自然恢復、林分改造等為重點,以交通干線兩側和風景區為重要區域,以重點工程為載體,以先進科技為支撐,以機制創新為動力,逐步調整優化樹種結構,著力構建樹種豐富、生態功能強、林相美麗、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森林生態系統,為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和美麗廣西奠定堅實基礎。
在發展方式上,調整樹種結構要突出質量效益的原則,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效益轉變,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在繼續擴大森林面積、增加森林資源的基礎上,注重科學優化廣西現有的樹種結構比例,提高森林質量和單位面積林地產出率,實現數量與質量并重、速度與效益相統一。
在造林樹種上,調整樹種結構要堅持適地適樹適法的原則,尊重自然和科學規律,科學規劃、合理選擇造林品種,大力發展鄉土樹種、珍貴樹種、經濟林樹種,讓造林樹種更加豐富多樣。按照造林樹種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堅持良種良法,科學調整樹種結構,由采用松、杉、桉單一樹種造林向多品種搭配混交造林轉變,推廣種植松樹、杉樹以外的鄉土優良闊葉速生樹種20個以上。
在空間布局上,調整樹種結構要按照造林樹種的生態特性要求,根據各地自然條件特別是降雨量的多少統籌規劃。桉樹種植的地塊要嚴格控制在商品林區內,重點在降雨量多、氣溫較高的桂南、桂中、桂東南地區發展,保障兩個沿海林漿紙項目的原料;限制在降雨量少、氣溫較低的桂西、桂北、桂東北地區發展。嚴禁在生態公益林區、水源涵養林、耕地、水庫周邊、村屯四旁、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兩旁以及江河沿岸倒水第一面坡等區域種植短輪伐期的桉樹工業原料林。努力形成科學的松、杉、桉商品林布局,確保森林可持續經營。
在經營模式上,調整樹種結構要堅持多重效益兼顧的原則,由注重短輪伐期的純林和小徑材經營為主,向營造混交林、培育大徑材轉變,特別是要大力培育樹種多樣、復層異齡、結構復雜、色彩豐富、功能穩定、價值較高的混交林,實現綠化、花化、彩化、果化協調統一。全面推行速豐林可持續經營技術,提高林分的穩定性和抗逆性能力;改善整地方式,禁止全墾整地和煉山,避免有機質和水土流失;應用測土配方技術,實行精準施肥,保證有機質歸還林地。
3、“五大抓手”科學調整樹種結構
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自治區林業主管部門將結合實施退耕還林、珠防林、海防林、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綠滿八桂”造林綠化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大力實施“五+五”花化彩化美化廣西大行動、通道森林景觀提升工程、森林提質增效工程、全國亞熱帶珍貴樹種基地建設工程和通道森林景觀林帶生態效益補償工程“五大抓手”,逐步調整樹種結構,實現樹種的多樣性、林分的多樣性、林相的多樣性、生物的多樣性。
實施“五+五”花化彩化美化廣西大行動。從2014年起,用7年左右的時間,在廣西主要交通干線兩旁、旅游風景區、重要城鎮,選擇適宜本地種植的5個主打樹種為主的花化彩化樹種5億株以上,打造四季有花、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城鄉森林美景,讓廣大群眾更快、更直接地享受到生態建設成果,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提升廣西的核心競爭力。
實施通道森林景觀提升工程。對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主要河流等通道兩旁200米范圍內可視一面坡林地的桉樹、松樹純林進行改造提升,建設成為林相豐富、景色優美的通道森林景觀林帶。通道兩旁200米范圍內新造林要營造至少有兩個以上開花、彩葉樹種的混交林;疏林地和郁閉度0.5以下的有林地要直接在林中空地補種2-5個開花、彩葉樹種;現有純林要間伐30%左右面積的原有林木后,補植2-5個開花、彩葉樹種。到2020年完成通道兩旁林相景觀改造提升100萬畝。
實施森林提質增效工程。進一步加強森林經營,提高森林質量和效益。退耕還林、珠防林、海防林、石漠化治理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的人工造林,全部營造混交林,其中一個必須為鄉土闊葉樹種;用材林造林也要逐步提高混交林比例。2014-2020年,廣西平均每年新造人工混交林要以3%左右的速度遞增,到2020年要達到30%以上。將現有公益林純林逐步改造成為生態功能與經濟效益俱佳的復層異齡混交林,全面提升公益林整體質量。同時,積極引導和扶持將現有用材林純林通過近自然經營方式改造為混交林。
實施全國亞熱帶珍貴樹種基地建設工程。在廣西范圍內,大力種植以降香黃檀、柚木、沉香、格木、紅豆杉、銀杏、紅椎、楠木、香樟、西南樺、禿杉、馬褂木為主的珍貴樹種,實現珍貴樹種“個十百千萬億”發展目標,即建設1個珍貴樹種示范市,40個珍貴樹種示范縣(林場),100個珍貴樹種示范鄉鎮,1000個珍貴樹種示范單位,1萬個珍貴樹種示范屯,300萬畝珍貴樹種片林,零星種植珍貴樹種1億株,使廣西珍貴樹種面積達到500萬畝以上,將廣西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亞熱帶珍貴樹種基地。
實施通道森林景觀林帶生態效益補償工程。積極爭取將高速公路、鐵路、風景名勝區道路沿線、主要江河等通道兩旁200米范圍內可視一面坡的森林劃定為“森林景觀林帶”,給予合理生態效益補償,在此基礎上進行森林景觀改造,建設成為美麗廣西的標志性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