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湖南株洲的黃紅纓在尋找15萬公里之后,最終把創業地點選在了建中鎮。目前,黃紅纓投資2300多萬元建成了近2200畝的茶園基地,重點發展白茶和黃金芽。
雖然離投產還要一段時間,但黃紅纓對未來信心滿滿,“良好的生態決定了產品的質量,我們一定能打造出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優質產品。”
“靠山吃山。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必須念好‘山’字經。”建中鎮鎮長楊洪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發展茶產業是該鎮因地制宜的選擇。
2010年以來,建中鎮因勢利導,將茶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加大茶園建設力度。2013年該鎮又在果水、太文、鳳凰等村規劃了總面積為4.5萬畝的精品白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集中連片發展優質白茶、黃金芽等品種,以形成規模效應,并在去年成功入選貴州省級農業示范園區。
目前,建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形式,累計建成茶園2.8萬余畝,擁有8家茶葉企業、9家專業合作社。茶葉逐漸成長為富民強鎮的綠色產業。
據了解,茶園形成一定規模后,建中鎮開始謀劃延長產業鏈。該鎮黨委宣傳委員廖天涯告訴記者,“我們將在建好、管好茶園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茶旅一體化,重點發展鄉村旅游,讓更多的群眾通過茶產業實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