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對農機的需求量很大,特別是隨著土地規模化經營,大中型農機越來越受歡迎。”談到農機行業的前景,河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杜忠寶充滿信心。
以臨江鎮鎮為縮影,近幾年來,蘭西縣農機裝備總量迅速增長,存量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性能顯著提升。目前,全縣農機總動力42.6萬瓦千,全縣拖拉機總保有量60820臺套,其中,大型拖拉機1024臺,中型拖拉機14600臺。尾帶機具72215臺,其中,大型拖拉機尾帶機具2262臺,中型拖拉機尾帶機具32353臺,為建設現代農業提供了有力的裝備支撐。與此同時,農機購置補貼的穩步開展,有力推動了農機結構優化。去年,全縣共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67萬元,補貼購置各類農機具設備216臺(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23臺,大型聯合收獲機35臺,受益農戶(合作社)195戶。
“從種到收,農機合作社一條龍服務全搞定,一臺農機頂幾十個壯勞力呢!”蘭西鎮林盛村村民楊樹軍如是說。筆者了解到,蘭西鎮是城關鎮轄9個行政村,總耕地面積2.8萬畝,以種植玉米為主,目前耕種收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且實現轄區全覆蓋。
這個鎮利用近城區的優勢,有的村民在城里當起了店老板,有的搞起了物流運輸,有的放下鋤頭去企業打工……特別是隨著農機服務的延伸和豐富,農民種地省心又省力,實現了“輕松耕作,體面勞動”。
“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專業化、規模化、協作配套式生產作業服務,具有‘多、快、好、省’的特點,能夠滿足現代化大生產的需要;管理運營的現代化、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可以實現抱團發展,能夠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生產經營的主體化,有利于爭取更多的惠農政策。”蘭西縣農機總站站長李彥軍在談到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獨特優勢時分析道。截至目前,這個縣有大型農機合作社34家,其中千萬元合作社28個,500萬元合作社6個。全縣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9%。平均每個農機合作社落實租賃、代耕、代收面積1萬多畝,實現“機有地、地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