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數次走訪廣州的茶葉批發市場發現,打著有機茶旗號的茶葉,售價比普通茶葉貴50%~100%。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僅20多個生產商獲得有機茶的相關認定資格,通過國際有機認證的茶企僅有3家,中國茶葉的種植總面積是211萬公頃,擁有有機認證的面積不到2萬公頃,有機茶在茶類中占比不到1%。價格卻比普通茶葉貴五到六倍,甚至幾十倍。
多數“有機茶”無認證
記者在廣州幾個茶葉批發市場均發現有散裝茶葉自稱有機,但沒有任何有機標識碼的情況。同時,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關鍵字“有機茶”,搜出來100頁相關寶貝,但是大部分產品的包裝詳情都未見到有機認證的標志及證書。
記者了解到,農業部2002年7月25日發布了有機茶的行業標準。在我國,茶葉按品質高低分為綠色有機茶、綠色食品茶、無公害茶、一般常規茶。有機茶是按照有機農業的方法進行生產加工的茶葉,在生產過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化學食品添加劑等物質生產,并符合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LFOAM)標準,經有機(天然)食品頒證組織頒發證書。真正的有機茶認證每年一檢,每年認證機構都會到茶園進行土壤、空氣、水源質量的檢測。
有機茶成本較普通茶高一倍
據了解,有機茶的成本會比普通茶高一倍以上,因為要達到有機農業的標準,產品不能打農藥,不能進行機械化種植、管理,茶園的種植管理都是人工操作;其次,要真正做到有機茶,企業得犧牲產量。廣西億健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遠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只采摘春茶與秋茶,所以有機茶的產量會比普通茶少四分之三。
一位余姓茶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僅大益等少數大企業的少量產品通過相關有機茶葉的認證,有機茶葉的品種與數量都比較少。而且有機茶葉在售價上也比普通茶葉要高,“沒有可比性的,不同的山頭產出的茶葉價格差異非常大”,余先生說。
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茶葉研究所的報告指出,有機茶必須通過國家認監委批準的專門的認證機構,按照GB/T19630《有機產品》標準和相關規則進行認證,并在產品最小銷售包裝上加施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及其唯一編號、認證機構名稱或標識,才能在市場上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