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春時節(jié),枝頭剛添一絲新綠。泉河頭鎮(zhèn)韓莊村村南,于立洋家的溫室大棚里卻綠意盎然,瓜香四溢。
“這種瓜叫做‘金童’,是北京研究出的最新品種,瓜瓤金黃色,一個瓜滿屋子都是香的,咱們這兒我是頭一份兒。”干了十幾年焊工的于立洋,剛?cè)氪笈锾鸸线@一行,就要引領(lǐng)“瓜潮”,非“高大上”不做。這個瓜棚采用最新的滴灌技術(shù)和秸稈反應堆技術(shù),施用生物肥。
于立洋之所以放棄了從事多年的電焊工作,就是因為他看到了生態(tài)采摘這塊兒大蛋糕。他“野心”很大,要打造一個大型的水果蔬菜采摘園。去年只是“蹚蹚水”,流轉(zhuǎn)了鄰家的一小塊地,花了6萬元,建了一個占地2畝的蔬菜大棚。大棚種的是受到普遍歡迎的“翠玉”甜瓜,但因為技術(shù)不過關(guān),產(chǎn)量比別家的少了很多,收入不到3萬元。但是他說:“我賺了技術(shù),值!”
“我還要在‘新、奇、特’和‘種類全’上下功夫。”喜歡冒險和鉆研的于立洋,逐步實施著他蔬果采摘園的美好藍圖。隨著技術(shù)日臻成熟,今年他流轉(zhuǎn)了周圍的十幾畝地,種植規(guī)模達20多畝。然后,他花5萬元,建了一個占地不到一畝的新式溫室大棚,引進了甜瓜新品種“金童”。他還打算建一個草莓大棚,現(xiàn)在已經(jīng)育了秧苗,還要栽種3畝葡萄和3畝黃瓜。“那時候四季有瓜果,游客有的吃有的玩了。”
萬事開頭難。在大棚里摸爬滾打了一年多,望著自己親手建起的兩個瓜果飄香的大棚,于立洋躊躇滿志。他在大棚里投了十幾萬,如果小打小鬧,滾動發(fā)展,不成問題。“規(guī)模還是小,沒有規(guī)模就沒有客人來采摘,現(xiàn)在我需要資金啊!”他說,如果真的有有識之士和志同道合的人來投資,和他一起合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