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長寧縣富興鄉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區位優勢條件,探索創新“科研單位+專合社+農戶+主題餐飲”的冷水魚合作發展模式,助推冷水魚產業騰飛,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今(18)日,筆者一行在長寧縣富興鄉云盤村水簾洞娃娃魚喂養小區內看到,一排一排的養魚池建在山洞里面,面積在500平方米左右,沿著一條小道往上爬,一層一層的魚池里全是魚苗。據悉,從水簾洞里流出來的水常年恒溫在22度左右,非常適合娃娃魚的生長。
娃娃魚又名大鯢,是我國特有珍稀名貴野生動物,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對生態環境有非常獨特的要求,被譽為水中“活人參”、“軟黃金”。富興鄉地處川南山區,是長寧竹海國家自然生態保護核心區,森林覆蓋率76%,有竹類、溶洞、森林等原始生態區。境內暗河、涌泉眾多,水質優良、水溫恒定,富含豐富的礦物質,經水產專家鑒定完全符合娃娃魚等冷水魚生長條件,是全國少有的娃娃魚養殖基地。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娃娃魚產業,富興鄉依托境內水產科研單位,通過政府引導扶持,農民專合社唱主角,進行規模化的娃娃魚、達氏鱘人工馴養,探索創新“科研單位+專合社+農戶+主題餐飲”四位一體的冷水魚合作發展模式,由科研單位提供馴養技術,專合社聯系農戶和銷售,農戶負責寄養,基地農家樂進行冷水魚餐飲銷售。
“我們專合社主要是為農戶提供魚苗和幫助魚的銷售。”富興鄉洞水養殖專合社監事長陳光華介紹說,“采取這樣的模式對魚苗有保障,銷售渠道也更多,這樣對我們專合社和農民都是雙贏。”
養殖戶牟世全一家原來靠出門打工和種地為生,家里并不寬裕,自從加入洞水魚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冷水魚養殖后,牟世全家的生活條件也隨之好了起來。自家喂養了娃娃魚、達氏鱘、巖鯉等珍稀冷水魚2000余尾,年收入達12萬元。
“魚苗是供應,魚質有保證,銷路也不用煩惱。”牟世全說起養殖的好處多多。
如今,富興鄉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106戶,初步建成了2000畝冷水魚養殖基地,已建成娃娃魚室內養殖池約2萬平方米,室外池100余口。現有商品娃娃魚2000余尾,小苗約2萬尾;鱘魚巖鯉魚等3萬余斤。今年產值將達到5000萬元。預計2015年底,水產產值將上億元。
富興鄉鄉長羅云均介紹說,該鄉提出打造冷水魚之鄉的兩年多以來,冷水魚產業得到迅猛的發展,以娃娃魚、巖鯉、胭脂魚為主的冷水魚產業的產值也達到5000萬元以上,“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整合項目,鞏固提升富興冷水魚品牌,打造集觀光、休閑、科普為一體的冷水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