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走進竹垟畬族鄉山溪口村村民陳裕忠承包的地里,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的勞動景象,農民們正穿梭在地里除草。
地里種的植物叫“三棱”,是一種中藥材,“三棱”塊莖入藥,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等功效,是中藥材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良藥。引進這種藥材的村民陳裕忠,之前曾是食用菌栽培大戶,還是省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市級科技示范戶。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富有經濟頭腦的陳裕忠經常上網搜索經濟效益高、適合農村發展、能夠實現產業轉型的品種。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知有“三棱”這種中藥材,而山溪口村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又非常適合這種喜濕耐寒、不怕酷熱藥材的生長。經過深入了解,陳裕忠得知,種植“三棱”技術較為簡單,投資不大,并且經濟效益較高,其次,這種藥材不能使用除草劑和殺蟲劑,不然藥材便會枯萎。這讓從小喜歡琢磨藥材的陳裕忠更感興趣了。
心動不如行動。今年3月份,陳裕忠與村里另兩人合伙,引進了“三棱”種苗,并雇村民去拾野生田螺,投放到種植“三棱”的田里,在藥材生長過程中,田螺也長大了,實現了“三棱——田螺”種、養雙贏,增加經濟效益。
“今年是第一年種植,雖然只種了20畝,但已豐收在望,明年技術更成熟了,就可以帶動全村一起投資種植,促進村民增收致富。”陳裕忠對“三棱”種植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