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商南縣過風樓鎮小梨園村村民柯長才成了左鄰右舍羨慕的對象。原來,他種植的7畝天南星長勢好,籽一茬兒一茬兒采摘晾曬后賣掉了,秋天還能賣塊莖,預計每畝凈收入至少7000元,7畝地下來能收入5萬元,這是過去種普通莊稼想都沒想過的。今年,商南縣采取多樣化思路積極發展中藥材種植業,像柯長才一樣靠種植中藥材實現較大幅度增收的農戶還有很多。
近年來,該縣著眼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創新投資機制,增強扶持引導,推動中藥材產業發展。到去年年底,該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7.85萬畝,年產量1.1萬噸,產值5000萬元,人均收入263元,僅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中藥材種植業發展空間還很大。
今年,商南汲取過去有些地方“一刀切”“別人種啥自己跟著種啥”的教訓,堅持“適地適生”原則,按照多樣化思路,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產業,重點擴大連翹、天麻、豬苓、桔梗、油用牡丹、金銀花6種藥材的種植規模。發展中,該縣實行政策扶持,投入220萬元購買連翹等苗木,積極為種植農戶提供整地、栽植、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服務。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模式,引導農業企業、合作社牽頭種植中藥材。中藥材種植還成為許多“雙包雙促”包扶部門幫助貧困戶確定的致富項目,該縣財政、總工會、政府辦等部門單位綜合市場、效益等因素,扶持貧困戶種植白芨、天南星、金銀花、豬苓、天麻、丹參等中藥材。目前,全縣新增中藥材基地2.8萬畝。其中連翹2.1萬畝、天麻10萬平方米、油用牡丹5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