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凌云縣堅持“科技興茶”戰略,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換,通過扶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型龍頭企業,助推茶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發展,輻射并帶動農民加快增收步伐。
百色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廣西八桂凌云茶葉有限公司是凌云縣一家集茶葉科研、茶園基地建設、茶文化傳播、茶葉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大型企業。也是該縣引進“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培育發展起來的區內茶葉企業中第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秉承“創新帶動品牌,品牌造福群眾”的發展理念,企業從創立之初,就將科技創新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成為凌云茶產業的新標桿。
臨近中秋,筆者來到廣西八桂凌云茶葉公司的霧中園有機茶園看到,這里由廣西優異茶樹品種研究院研發出來的凌云白毫茶早芽品種——桂香18號茶園,即便到了生產末期,依然郁郁蔥蔥,長勢喜人。據公司負責人劉承劍介紹,桂香18號在開采春茶時,比一般凌云白毫茶要提早15至20天出芽,而且從春茶到秋茶的整個生產期都保持著非常高的出芽率。目前這片茶園還處在初產期,如果達到盛產期,產量還會更高,大概是普通茶園的四到五倍,這樣茶農的收入也會相應提高。
研發推廣早芽凌云白毫茶品種只是廣西八桂凌云茶葉有限公司在種植方面依托科技創新來提高鮮葉品質和產量的一個成功案例,目前該公司所屬的廣西優異茶樹品種研究院已篩選、培育出優異凌云白毫茶樹新品種十余種,實驗種植面積1000畝,遠景輻射推廣面積10000畝。其中新研發出來的紫茶品種,是獨立于綠、紅、青、白、黃、黑傳統六大茶類之外的新品種,填補了國內茶葉生產加工技術的一項空白,擁有專利權。 在此基礎上,企業還在產品開發和生產加工上下功夫,集中研發,加快科技成果轉換,使產品迅速占領并站穩市場,贏得消費者認可。從2013起,該公司開發出黑寶茶、松針綠、紅螺紅等新產品二十多個,榮獲“中茶杯”、“國飲杯”、“桂茶杯”,以及國際名茶評比大獎共計30多項。同時還被選為第十一屆和第十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國賓用茶。 除了八桂凌云,近年來,凌云縣還扶持培育了浪伏茶業、宏鑫茶業、凌春茶業、偉利茶業等一批主打有機產品的科技型龍頭企業。他們在“科技興茶”的戰略中發揮出領軍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廣西凌云宏鑫茶業公司富硒有機茶生產基地,筆者看到,這里的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貫通整個茶園,通過水肥土壤補硒等技術手段,公司300畝茶園成為百色首個檢測出來的富硒有機茶園,產品也榮獲“中國名優硒產品”。公司負責人劉承志告訴筆者,他們計劃用3年時間,將這項技術應用推廣到全公司的所有專業合作社,把富硒有機茶面積擴大至3000畝以上規模。
依托科技創新的引領和帶動,凌云目前已有24家茶業企業和12個茶葉專業合作社入列第二批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范圍,“生態、優質、健康”的凌云白毫茶品牌形象和影響力不斷得到了鞏固和提升,這直接促進了全縣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2010年凌云全縣干茶產量僅為3250噸,產值剛剛過億元,到2014年全縣干茶產量已達4909噸,產值突破3億元,茶農戶均收入達到2.7萬元,是2010年1.26萬元的一倍多。其中科技創新對整個產業經濟效益的貢獻率超過了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