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作為我國博大精深的醫學科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治病到飲食再到養生,在國人的生活中,中醫上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由于絕大多數中藥產之于各類本草植物,其毒副作用小,甚至沒有,巨大的養生作用一直受到很多人追捧,很多人非常樂于用其進行疾病的治療。那么針對于神經科疾病,如癲癇,它是否有治愈作用呢?
從中醫的理論認為,癲癇病性分風、痰、熱、瘀,治療需要辯證。另外,中藥治療癲癇講究從內而治,以求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同時,相對于西藥治療而言,副作用比較小,不會對人體造成過多的傷害。而且中藥治療癲癇體現了整體治療的優勢,從配方來說,考慮得比較全面。
然而,中醫治療癲癇有優勢,但中藥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就治愈而言,它中醫不可以徹底治療癲癇,雖然副作用小,但是卻只能控制癲癇病,而且見效慢,治療周期比較漫長,根據病情,患者應慎重選用中藥。
當前治療癲癇的藥物主要以一些正規的抗癲西藥為主,中藥可以進行輔助,但就時間、控制率、治愈率而言,它明顯不如西藥來得快,控得穩、治得強。但無論如何,二者對于癲癇的控制方面還是有一定能力,在治愈方面——尤其是頑固性癲癇,作用便顯得不那么大了,因此建議難治性癲癇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