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中藥“參”您應該首先想到的是“補”吧,但是您能想出多少品種呢,您最先能想到的應該是人參吧,但是在中藥中,“參”不止是人參,參類家族成員很多,而且功效各異。他們都有些什么功效您知道嗎?下面是中醫專家總結的中藥“參”類。
自古以來,參就是一味大補的中藥,體質虛弱、疾病纏身的人們常常通過服用參來調理身體、治病救人。然而,人們對參的了解還僅僅限于“人參”這個名字,其實,人參只是參的一種。“參”這一家子,成員眾多,兵強馬壯。除了聞名遐邇的人參、西洋參(花旗參)、高麗參外,還有丹參、苦參、玄參、沙參、黨參、東洋參、太子參、明黨參等。這些“參”如一顆顆明珠,在中醫藥文化領域散發著璀璨的光芒。
然而,它們名字中雖然都有一個“參”字,卻不意味著它們“同姓三分親”。它們有著各自的歷史、功效,也有著各自的使用禁忌。在調理身體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針對病人癥狀的參,否則,不僅達不到調理治病的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
1.人參:人參因為形似人形而得名。其中,野山參無溫燥之性,大補元氣,乃參中上品。人參雖名貴,但連續長時間大量服用人參,可產生頭痛、失眠、心悸、血壓升高、精神抑郁等不良反應。故體弱滋補者、動脈硬化、高血液黏度、失眠、胃病、膽囊炎和膽結石者,以及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也不宜過多服用人參。服人參時不宜喝茶和吃蘿卜,以免影響藥力。
2.高麗參:高麗參,專指朝鮮半島出產的人參。高麗參有園參、移山參和野山參之分。高麗參的作用主要是抗疲勞、提高免疫力。價格比較昂貴,其使用禁忌,與我國人參相似。
3.西洋參:西洋參又稱花旗參,是一種補而不燥,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保健佳品。西洋參具有抗疲勞、抗衰老、抗休克、提高思維、改善記憶、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功能,以及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對機體起到整體的調理效果。另外,西洋參不含激素樣物質,老少皆宜,尤其是青少年在考試復習階段,或消化不良時,可食用西洋參來調理機體。
4. 丹參:丹參是一味常用中藥,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等作用,適用于血瘀、血熱、血瘀兼熱或血熱兼瘀所致的各種病證,尤為婦科、內科及外傷科證屬血瘀兼熱者所常用。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丹參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較好的療效。它可以抗動脈粥樣硬化,縮小心肌梗死面積,降低心肌耗氧量。丹參片是治療冠心病的常用藥物,長期服用,可降低血脂和血黏度,抗動脈硬化。此外,丹參還有抗氧化、抗感染和抗腫瘤的作用。近年來,有研究認為,服用丹參片不宜同時食用牛奶和黃豆,否則會降低丹參的藥用價值。
5.苦參:苦參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驅風殺蟲、止癢安神之功效,為歷代中醫治療多種皮膚病所推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苦參有抗炎、抗癌的作用,可治療慢性肝炎、肝損傷和肝纖維化。此外,還有明顯的鎮靜、催眠及抗炎抑菌等作用。
6.玄參:玄參別名元參、黑參、浙玄參,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在中藥方中經常配伍入藥,如咽炎片、清喉咽合劑等,有滋陰降火、潤燥生津、消腫解毒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玄參除有抗炎和抗病毒作用外,還能降壓、抗血小板凝集和降血糖,以及對腦血管損傷有保護作用。
7.沙參:沙參有南北之分。南沙參性味甘,微苦,涼;北沙參性味甘,苦,淡,平。南、北沙參均具有養陰清肺、祛痰止咳等功效,適用于治療肺熱燥咳、虛勞久咳、咽干喉痛等證。現代醫學研究指出,南沙參祛痰、強心作用較明顯;北沙參有加強呼吸、升高血壓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沙參性微寒,只適宜肺胃陰傷而有熱者,所以,風寒感冒咳嗽、寒痰咳嗽及脾胃虛寒者應慎用。
8.明黨參:明黨參具有益氣、生津、潤膚、祛痰之功效,并有滋補強壯作用。故除作藥用外,亦供作保健食品。黨參和明黨參是常用中藥材,因名稱僅一字之差,很容易引起認識及臨床使用上的混淆。其實,它們不同科不同屬,長得不一樣,所含的有效成分也不一樣,自然導致藥效有很大差異。黨參性味甘平,側重于補中益氣、健脾益肺;明黨參性味甘涼,側重于潤肺化痰、和胃養陰。
9.東洋參:東洋參其實是牛蒡,自古以來,它就是我國百姓藥食兩用的蔬菜。牛蒡的肉質具有特殊的香氣,不但富含營養,而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經常食用牛蒡,可防止人體過早衰老,增強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大腸蠕動,清除體內毒素,長期食用,補腎壯陽。現代醫學認為,牛蒡具有降血壓、降血糖、抗腫瘤及抗菌的作用。不過,由于牛蒡有降血壓和降血糖的功效,低血壓、低血糖人士及懷孕婦女不宜直接食用。
10.黨參:黨參的主要功能是補氣,最宜用于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語音低沉、自覺氣短、稍一活動就喘促的肺氣虛弱者。以西醫的觀點,黨參含有多種功能的多糖和構成營養物質的多種氨基酸、菊糖,以及生命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多種無機物,這些是它作為補益藥的物質基礎。其中,菊糖不僅是營養品,而且能增強免疫力;鐵、銅、鈷等微量元素,對血液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鋅則可促進生長發育和增強性功能。
11.太子參:太子參性質微溫,味甘,性較潤,有補益氣陰、生津止渴的功用,功效與人參相近,但藥力薄弱。與黨參相比,其補氣作用較弱,但生津養陰之力比黨參強。據現代藥理學分析,太子參根含有果糖、淀粉、皂苷、維生素等有效成分,能夠治療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腸炎、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等多種疾病。由于藥性緩和,陰陽兼顧,太子參深受臨床醫生和養生行家的垂青。即使無病的人少量服之也無損害,體弱老人服之,更具有祛病養身、延年益壽的作用。太子參可謂老少皆宜。
12.紫參:紫參屬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高寒山區,營養價值極高,是消除人體高山高原反應的最佳藥物。生于山坡路邊,溪谷兩旁草叢中,疏林下裸巖旁以及郊野水溝邊。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理氣止痛的功效。用于急慢性肝炎、脘脅脹痛、濕熱帶下、乳腺炎、疔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