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茶葉學會2015學術年會暨湘茶大品牌發展戰略研討會在長沙舉行。
湖南千億茶產業目標的實現,抱團發展是重要途徑。
日前,湖南省茶葉學會第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湘茶大品牌發展戰略研討會在長沙召開,來自全省300多名茶葉界的專家學者及茶業龍頭企業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
與會代表們就湘茶大品牌發展戰略、質量安全現狀與質量安全技術、湘茶生產及加工技術創新、營銷戰略與市場創新、湘茶保健功能研究及湘茶推廣等問題進行了深度討論。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劉新在會上表示,湖南具有優質的茶葉資源,眾多的名優茶在全國范圍內享有盛譽,但是,由于品牌太多太雜,加上茶企的各自為戰,所以,湖南茶葉在省外沒有一個響亮的品牌,湖南開展湘茶大品牌發展戰略是順勢而為。
省茶葉學會學術年會召開,肖力爭當選理事長。
一個產業的發展,技術先行。
湖南省茶葉學會對湖南茶產業的發展起到重點推動作用。
湖南省茶葉學會以開展學術交流、編寫科技資料和送科技下鄉、推 薦名優茶、推廣茶品牌為己任。五年來,共開展科技下鄉服務30余次,為茶產區提供技術服務20余次,培訓茶產業相關技術人員2000多人次,每年一度的學術年會為省內茶界人士交流學術、相互學習搭建了良好平臺。
湖南茶葉產業發展呈良好態勢,茶產業在湖南政治、文化、經濟生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至2014年,湖南省茶園面積達13.2萬畝,產量18.7萬噸,加工銷售各類茶葉47萬噸,出口茶葉4.5萬噸,出口創匯突破1.1億美元,茶業綜合產值達到540億元。“武陵山區綠茶優勢產業帶”、“中國黑茶之鄉”、“中國黃茶之鄉”的行業影響力日益增強,逐步形成了名優綠茶、黑茶、黃茶為主,花茶、紅茶及深加工產品等多茶類全面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農民種茶的積極性日益高漲,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會議期間,湖南省茶葉學會進行了換屆選舉,通過公開、差額選舉產生了湖南省茶葉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湖南農業大學肖力爭教授當選為理事長,肖文軍教授當選為秘書長,選出常務理事53人、理事132人。
整合優勢資源,打造湘茶大品牌
近年來,湖南一直致力于整合資源,共同打造湘茶大品牌。
2015年8月,在湖南省茶葉學會的組織下,湘茶軍團集體榮登米蘭世博會舞臺,“安化黑茶”、“古丈毛尖”、“沅陵碣灘茶”、“石門銀峰”、“岳陽黃茶”5個公共品牌榮獲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茶祖·三湘紅”、“臻溪金毛猴紅茶”、“君山銀針”、“白沙溪千兩茶”、“湘益茯茶”、“華萊千兩茶”、“潤和國茯黑茶”、“紫冰茯茶”、“干發碣灘茶”、“辰州碣灘有機綠茶”、“渠江薄片”、“煙溪工夫紅茶”12個產品同時榮獲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
2015年9月,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湖南省農業委員會聯合發文,出臺《關于加快大湘西地區茶葉公共品牌建設的實施方案》。方案中指出,將加快大湘西茶葉公共品牌建設,構建以“瀟湘”茶為統一的公共品牌,以沅陵碣灘茶、保靖黃金茶、古丈毛尖、石門銀峰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馳名商標為主體,目標至2020年實現大湘西地區茶產業綜合產值達到500億元。
國家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金花黑茶之父”劉仲華教授指出:面對我國經濟新常態,湖南茶界應該借助“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一帶一路”新經濟帶的國家發展戰略以及“互聯網+”所帶來的發展契機,凝聚共識,樹立“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產業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為第一驅動力,在生產加工環節,實施生態化、機械化、自動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戰略,依托技術創新,深化湘茶產業內涵,突破質量安全瓶頸、提高茶園產出效率、創新茶葉加工技術、創制各類茶葉新品,提高茶葉資源利用率。在市場營銷環節,實施大品牌、大茶業、大健康、大市場的發展戰略,通過科技與文化融合,以市場體系構建和營銷模式創新為突破口,傾力打造市場影響力大的區域公共品牌,促進湘茶龍頭企業快速壯大,培育公共品牌下市場認知度高的企業品牌,實現湘茶產業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