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翥片區的土地上已經開始彌漫著習習藥香。隨著這一片區的中藥材進入收獲的季節,白術、玄參、防風等藥材成片豐收,中藥材正成為當地農戶最理想的致富經濟作物,五華區打造的1000多畝藥材種植基地也正凸顯出在精準扶貧中的積極作用。
近年來,五華區按照市政府烤煙種植布局規劃,逐步退出全市烤煙種植計劃。在此之前,五華區烤煙種植主要集中在西翥片區的迤六、瓦恭、陡普魯等社區,涉及面積5000多畝,烤煙是農民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不種烤煙后,替代產業是什么?怎樣才能穩定煙農的收入?
結合高原特色都市農業發展和原烤煙種植區域資源優勢及特點,五華區加大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力度,積極調研篩選,將中藥材生物產業作為今后一段時期發展的主要目標。2014年,通過引進云南五佳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和云南云琦丹科技有限公司,為藥材種植加工和銷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個集中藥材生產、中藥飲片加工、中藥材產品銷售的產、供、銷一體化基地正在打造和完善中。
據五華區農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藥材基地的打造主要包括三種方式:一是由引進的藥企租地建設種植基地,二是藥企與農戶合作種植,三是由農戶單獨種植,藥企收購。吸引藥企進入西翥的,則是這里方便的交通、充裕的土地資源、良好的生態植被和政府積極有力的幫扶政策。“我們把中藥飲片的原料生產基地放在了五華,也就是看中了西翥的這些優勢。”五佳公司董事長車宜齋說。
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規模發展、示范帶動、提高效益、促進增收的原則,五華區積極扶持和發展重點村、重點戶,專業合作社和重點企業,充分發揮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培養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從事中藥材生產。
“我們村有100多畝地從今年起開始試種白芷,相比單純只種苞谷、洋芋和蘿卜來說,每畝地的純收入起碼可以增加2—3倍。”在迤六社區的前進村,小組長張忠文指著地里剛發出來的白芷苗告訴記者。這種需要遮陰的藥材在每年的11月套種在玉米地里,只要管理得當,次年的6月就可以收獲,其附加值遠遠超過庇護其生長的玉米。這也是五華區“基礎優先、項目帶動、產業扶貧、連片開發”扶貧工作思路的體現。
2004年以前,西翥片區還沒有一家農業龍頭企業,到如今已培育出了19家農業龍頭企業,解決了當地近萬人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現在,入駐西翥的藥企還在積極嘗試林下、林間種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五華區也鼓勵企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種植發展生物藥材,不斷提高藥材種植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