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歲末年初,是劉松年最忙的時候。
劉松年今年42歲,是譙城區張店鄉的年豐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也是當地群眾熟知的“大忙人”。他說每天平均要接三十個電話,到了年底,因為蔬菜價格,要協調各銷售商之間的關系。同時,這段時間是育苗的關鍵時期,還要回答該鄉菜農關于蔬菜種植問題的電話詢問。

劉松年正在查看西瓜苗長勢
溫室育苗一苗可結兩三個瓜
1月10日上午,在劉松年的年豐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幾名農民正在忙著育西瓜苗。在他們面前擺放著黑色的育苗盤,上面有許多凹槽。他們將西瓜籽放入凹槽中,之后撒上基質土,放入大棚中進行育苗。“一段時間后,這些西瓜苗和南瓜苗進行嫁接,平均一個苗可以結出兩三個大西瓜。”一位農民告訴記者。
劉松年說,通過發展現代化智能溫室育苗棚,統一集中育苗,從根本上解決了菜農一家一戶傳統、落后、分散的育苗方式,減少了育苗環節,既省工又省時,同時避免了病害的發生,提高產量,增加收入,也提高了社員及其他菜農種菜的積極性。
培訓社員培訓與實踐相結合
作為合作社的創始人,劉松年告訴記者,在2008年,年豐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前,自己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現在合作社已經發展到1000多人,先后在張店鄉后李樓村、后窯村和張各村建成1000畝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基地,年產優質蔬菜1000多萬斤,育優質種苗600多萬株,可解決3000戶菜農4000畝蔬菜基地用苗。
不僅如此,合作社每年還要舉辦培訓其他青年農民活動20場,做到培訓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培訓和示范種植,帶動了周邊鄉鎮5000多戶菜農和農村青年從事無公害蔬菜種植。
名聲遠揚外地菜農前來合作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幾名河南商丘的客戶慕名來到合作社里,希望從劉松年這里引進一些蔬菜苗。“年豐蔬菜種植合作社在我們那兒還挺有名氣,我也是聽別人介紹,專門從商丘開車來到這里,還想跟這里的帶頭人學習種植、嫁接方面的技術。”一位客戶笑呵呵地告訴記者。
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國家級蔬菜標準園、安徽省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一系列榮譽并沒有讓劉松年停下前進的腳步。“目前我的種植基地已經比較成熟了,一直發展得都很平穩,所以我就盤算著怎么樣創新自己的產品,才能讓土地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劉松年說。如今,大棚里西瓜、辣椒、茄子、番茄各類菜苗正在育苗,看到這些苗子長勢很好,劉松年對帶領社員和農戶增產的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