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技推廣示范縣科技示范戶”和龍泉市科技示范戶陳金清,他本人被評為“2011年麗水市百位農村實用人才”。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兢兢業業搞生產,今年沒富來年富”,陳金清就是這么堅持著自己的養殖,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致富經。
養雞并不是她想的那么簡單,首先就是銷路難尋。“我就主打蘆花雞這一品牌,春夏散放到山坡上,秋冬喂養天然飼料。”據專家介紹,她始終相信口感好的散養雞能受市場歡迎。不過,讓相信好雞能有好銷路沒有想到的是,當初為了青山綠水選擇大山深處建雞場,一年后卻因為交通不便出現賣難問題。
多年的打工經歷,讓陳金清明白,打工只能混口飯吃,要致富必須下決心自己創業。2005年,在科技特派員浙江大學動物學院舒妙安副教授的技術支持及政府2萬元項目資金扶持下,陳金清回到屏南,創辦了優質土雞養殖基地。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銷路不好等原因,土雞養殖基地最終還是無奈地關閉了。雖然沒有賺到錢,但陳金清積累了不少養雞的經驗。
創業的道路總是充滿著艱辛和坎坷。今年5月的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家的火雞拉的糞便有些異常,于是通過網上查閱資料,進行對比,與鹽城養殖場積極溝通,最終確定火雞得了黑頭病。由于防治及時,損失不大。
在中央電視臺七頻道《致富經》欄目里了解到,現在從事的特種養殖與過去的水上運輸有所不同,前者更需要耐心和堅持,他已漸漸地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