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宕昌理川鎮陳家溝村,田間地頭,歡聲笑語一派生機。預脫貧困戶趙想娃笑的最爽朗,他說今年的藥材 全都有訂單了,有政府的扶持,再不愁藥材賣不出去了,我們種植中藥材 的信心也更堅定了。
陳家溝村是甘肅省委辦公廳的雙聯村,地處高半山高寒陰濕地區,全村轄3個村 民小組154戶732人,其中貧困戶87戶398人,總耕地面積1710畝,人均耕地2.3畝,主要經濟來源便是種植中藥材。去年來,按照縣委的統一安排部署,該村把改善基礎條件作為突破口,把增加群眾收入作為各項工作的著力點,科學謀劃、綜合施策,2015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02元,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50。然而,藥材市場不穩定因素極大地挫傷了藥農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使廣大藥農放棄優勢產業另辟蹊徑。
那么如何把中藥材產區優勢變成產業優勢?宕昌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也必須在挑戰中尋找機遇。近年來,宕昌縣立足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實施建設藥材大縣發展戰略,確定規模化發展、市場化運作、龍頭企業牽引、專合組織帶動的總體思路,科學編制《宕昌縣中藥材產業發展五年規劃》,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整山、整片、整流域發展中藥材產業,中藥材種植規模不斷擴大,藥材質量顯著提高,形成了具有宕昌地方特色的中藥材優勢產業 ,推動了中藥材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訂單扶貧是宕昌縣“造血式”扶貧的方式之一。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土壤和環境,在上千年的優勝劣汰、野藥家種的演變進程中,宕昌所產的藥材藥 效獨特、品質優良,深受市場青睞和客商歡迎。 為了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宕昌縣通過招商引資項目,由甘肅琦昆公司在哈達鋪華昌藥材城建成占地90畝的中藥材倉儲物流園,該公司按照略高于市場的價格,與全縣1.4萬戶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農戶簽訂了2.8萬畝中藥材訂單,確保農民增產穩收。
為了進一步明確訂單對象范圍,靠實鄉鎮責任,突出規范要求,縣委副書記賈永文帶領縣農牧局、藥材中心負責人,分片深入全縣各鄉鎮,與各鄉鎮黨政一把手簽訂了責任書,對2.8萬畝中藥材訂單農業的落實到位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宕昌縣種植中藥材歷史雖然悠久,但是作為產業開發的時間還不長,開發程度較低。要讓中藥材產業獲得快速、持續、健康的發展,就必須加快補齊短板,通過項目扶持和政策引導,鼓勵農民合作經 濟組織和運銷大戶建立基地、開拓市場、擴大營銷網絡,實行訂單化生產,增強發展后勁,實現后發趕超。”談起宕昌中藥材發展的短板,縣委副書記賈永文如是說。
手頭有錢了,腰包鼓起了,廣大群眾發展生產的信心和干勁就更足了。連日來,縣農牧局、藥材中心、科技局抽調技術骨干深入各鄉鎮開展現場培 訓、技術指導等工作。聯鄉領導更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把田間地頭作為 辦公場所,與當地干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據筆者了解,僅理川鎮就有1055戶貧困戶與甘肅琦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定中藥材種植收購合同3466畝(當歸420畝,黃芪1282畝,黨參1764畝)。
一樣的春天,不一樣的希翼,陳家溝村黨支部書記趙青安說,明年他們準備增加流轉土地面積,繼續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爭取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