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港澳媒體高層人士參訪團走進黔江區。走在仰頭山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小路上,一片一片的山坡上,整齊排列的獼猴桃幼苗承載著產業扶貧的美好憧憬。
經過近5年建設,園區已栽種獼猴桃7300畝,枇杷、楊梅、脆紅李等1000余畝,形成了近萬畝規模的現代農業園區。黔江區扶貧辦負責人表示,仰頭山現代農業園區采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由三磊田甜公司對農戶土地實行集中流轉,由公司統一經營,農戶就近務工和參與果園管理。獼猴桃的經濟效益比傳統農作物效益高,激發了村民的種植熱情。
如今,黔江區圍繞打造濯水國家5A級景區和阿蓬江“一江兩岸”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帶的建設風生水起,在加快“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建設的同時,有計劃地開展休閑垂釣、風光攝影、科普考察、養老保健、山地及水上運動等特色旅游活動,并明確把城市芭拉胡(峽谷)景區作為全區中期旅游發展的“引爆點”和“核心引擎”來打造。
《澳門日報》代總編輯崔志濤說,黔江能依靠環境來發展經濟卻又不破壞經濟,重慶這種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模式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澳門日報》記者岑惠琪說,黔江的一山一水都讓她震驚。保護了生態環境,經濟發展速度卻一點不受影響,這樣的和諧并進是很難得的,她認為這正是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實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