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腳豬”目前在海南各大酒店和食客餐桌上是一道佳肴,同時也是許多農戶增收致富的“金豬”。2012年,海南省保亭縣加茂鎮的幾戶村民瞄準養殖五腳豬這一商機,組建起保亭野黃金五腳豬養殖專業合作社,規模發展五腳豬養殖,并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合作社社員胡呼上告訴筆者,如今該合作社里飼養了300多頭五腳豬。五腳豬屬生態豬。它體積不大,但具有皮厚油少,肉質結實的特點,屬于典型的瘦肉型豬,肉質鮮美、獨特,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價格和銷路都不錯。
合作社理事長黃秀娥說,和普通生豬相比,五腳豬體型小,重量輕,生長周期較長,養一年也沒有百來斤,短期內難見經濟效益。但五腳豬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容易飼養,平時主要是喂食番藤、玉米、米糠等飼料。關鍵的是放養,讓它自主覓食,這樣不僅可以保證五腳豬的肉質,而且降低養殖成本。
黃秀娥告訴筆者,在成立合作社之前,她和合作社的其他4名社員,也一直是發展養豬業的,但養殖的生豬品種都是三四個月就出欄的二元豬和三元豬,投入多但市場競爭大,獲利少。而養殖五腳豬則成本低、市場競爭小,效益還高。
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合作社養殖的五腳豬已由當初的50頭發展到現在的300多頭。黃秀娥說,由于是放養,而且飼養的材料都是天然的五谷雜糧,所以五腳豬的肉質和普通的生豬有很大的區別。
黃秀娥說,五腳豬現在是18元~25元一斤,而且都是預定的,根本不愁銷路。
五腳豬良好的市場前景,讓黃秀娥和社員們信心大增。“我們這里地方很多橡膠園、檳榔園,五腳豬可以放在里面養,又可以利用糞便來種那些檳榔。”他們打算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村里更多農戶養殖五腳豬,形成產業化規模,讓更多的農戶一起通過養殖五腳豬奔上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