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將農業機械化作為促進農業提質增效、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的重要引擎,省政府近日印發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省推進行動實施意見,提出采取省級主導、市級推進、縣級主體、部門組織實施的方式,在糧食主產縣整縣推進、非主產縣重點鄉鎮整鄉推進機械化,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省糧食生產機械化。
敞開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快提升糧食生產耕種收及植保、烘干、秸稈處理等主要環節機械化水平。將補貼對象、范圍、數量和操作時間全部公開,實施有重點的購機補貼政策,滿足廣大農民發展機械化生產需求。將補貼品目重點向糧食生產聚焦,將補貼機具重點向全程機械化聚焦,加快彌補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短板”和“薄弱點”。
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建設,大力培育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省財政每年安排2.2億農業機械化發展資金,按照“一鄉一合作社”的布局,在全省30個糧食主產縣的每個鄉鎮扶持建設一個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并在非糧食主產縣重點產糧鄉鎮逐步推進,以機械化推進規模化、促進市場化、引領現代化。平均享受補貼的農機裝備投資額度350萬元,建設資金總體上按中央財政農機補貼資金、省級財政資金、新型主體自籌資金3:3:4的投入比例安排。農機庫棚建設資金按照建設面積實施定額補助。
創建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區,打造建設現代農業的排頭兵。在全省糧食主產縣的每個鄉鎮,創建一個面積不少于3000畝的全程機械化示范區,推動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綠色高產高效農業技術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信息化+農機化”生產經營建設項目、綠色休閑農機農事體驗田建設等一批項目在示范區集成示范,使示范區成為引領周邊發展現代農業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