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內,土雞不停地相互追逐、上下翻飛,‘咕咕’叫聲響成一片……”12月4日,記者在桑植縣澧源鎮梓木溪村張家灣看到這樣一個土雞養殖場的景象。
“現在城里人富裕了,吃東西講究天然綠色,我養殖的‘原生態森林別墅土雞’貨真,銷路基本上不愁,我要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將產業做大做強。”年過六旬的養殖場老板卓定如一邊給雞拌料一邊高興的向記者介紹。
為何會走上土雞養殖之路?卓定如介紹,1997年從竹葉坪柳陽溪村投親靠友移民搬遷到澧源鎮梓木溪村后,有一天跟著妻子一起去買菜,善于觀察和發現的他發覺市場上一些所謂的土雞都是大規模飼養的,跟農村那種正宗土雞簡直是沒法比。這讓他覺得養殖原生態土雞一定會前景好,便決定靠養殖土雞脫貧致富。
說干就干。卓定如夫妻倆拿出打工多年的積蓄,安裝起了避免雞逃逸的防護網,買了300只雞苗,在山林里搭建起了一座座別出心裁的“土雞別墅”,開始了原生態“森林別墅雞”養殖。
為把雞養殖成功,卓定如起早貪黑,一心撲在養殖場上,沒技術就從書本查閱學習,沒經驗就邊干邊摸索,不斷向專業技術人員請教。在網棚里,他每天都要細心觀察雞群的精神、采食、飲水和糞便狀態,仔細聆聽鳴聲,詳細觀察雞的生長狀況,很快就熟練掌握了養雞技術。
“除了喂玉米和青菜,雞崽都是在山里自己覓食,絕對是純天然土雞。”卓定如介紹,他飼養的土雞不喂任何飼料和添加劑,只喂玉米、稻谷、菜葉等傳統飼料,有時加點金銀花、黃連等中草藥,不僅‘綠色生態’,而且抗病能力強,肉質也可口。為節約成本,他控制規模,還租地種玉米和蔬菜。去年,他養雞600只,除去成本獲得純收入2萬余元。
“咱這里的雞享受的可是‘星級待遇’”,卓定如介紹,每天早晨天一亮,準時打開圈舍門,讓雞群在深林里自由自在的覓食,餓了就吃山林里的青草葉子和蟲子,渴了就喝山里的清泉水,夜晚回別墅休息居住,生態環境環保,完全無污染。
“接下來,我打算擴大養殖規模,成立養雞專業合作社或是家庭農場,讓其他老百姓也參與到土雞養殖中來,帶動村上鄰居一起養殖,大家共同致富,成功變身‘雞司令’。”談及未來的打算,卓定如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