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幅員遼闊,天然藥物分布廣泛。近年來,隨著中藥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藥物已經能夠人工栽培。韶關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地形地貌復雜多樣,藥用植物資源種類豐富繁多,有“天然藥庫”之稱。為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政協委員、市農工黨副主委熊奇斌向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提出《關于加強道地藥材培育和知識產權保護,將韶關市打造成為廣東省中醫藥強市的建議》。該提案被列為2016年市政協重點提案之一,由市政協主席李石保和副主席貝抗勝、何偉青領銜督辦。
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是優質純真藥材的專用名詞,它是指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宏豐、炮制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據不完全調查統計,粵北山區常見藥用植物有707種,約占廣東省藥用植物40%。但目前為止,韶關尚無列入國家名錄、有地理標志的地道中藥材。該提案建議主動尋求與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合作,加強韶關道地藥材培育和知識產權保護;整合韶關優勢資源,采用生態保護和修復的開發模式;加強韶關市中藥材行業管理,確保道地中藥材質量達標;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塑造韶關市道地中藥材品牌,以及以道地藥材的培育、種植和知識產權保護為突破口,延伸產業鏈。
2016年8月16日,李石保率隊深入到翁源縣督辦該重點提案,強調要充分發揮韶關自然生態優勢,做大做強道地藥材產業。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編制全市道地藥材培育產業的發展規劃,繼續加大政策、資金、科技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斷擴大道地藥材種植生產規模,同時要通過招商引資延長產業鏈條和提高產品附加值,重視加強道地藥材品牌建設,常抓不懈推動提案辦理工作落到實處,促進韶關道地藥材種植向高端化、集約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