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農貿市場”、“農村特產經濟”,這些新概念意味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淘寶網的數據統計,從2010年到2012年淘寶網(含天貓)農產品交易額增長了四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快速,規模也在逐漸增大,政府、電商企業、農民該如何攜手推動農業電商?如何才能讓電子商務在農村發揮更大的價值?
農業電商需落地
東部沿海地區發展速度快,這一地區的農民較早參與電子商務,農業電商化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近3年來,農民網商與網店總量規模不斷擴大,電子商務讓農戶的收入大幅增加,據統計,目前農村電商人均月收入比以前增加500—1000元/月。2013年,參與電商網店創業人數200萬,其中務農人員僅占1%,比例非常小,但卻增長非常迅速。
從事農業電子商務是必然的趨勢,大部分農民能接受并愿意參與,但是由于地域差異、技術條件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很多農民不了解電子商務的操作模式,一些已經著手電商創業的農民也感覺力不從心。農業電商要真正在農業市場發揮價值,還需要走近農村,農民也需要更多地接受培訓和指導。
培訓指導接地氣
10月25日,中國惠農網培訓團隊來到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開展了一場電子商務應用培訓,農業合作社代表、農民企業家等69人參加了此次培訓。在洞口縣政府的指導下,洞口的農業產業化形成了電子商務發展的模式,新的商務模式給農民帶來了希望。電子商務的培訓旨在推廣農業電商的實踐應用,指導農戶運用電商平臺與線下農產品銷售相結合。
中國惠農網培訓團隊一對一地向農戶進行技術講解,讓農民更加清晰、直觀地了解電子商務平臺,從而促進線上銷售渠道的拓展及交易。農業電子商務應用條件已具備,技術培訓和指導讓農業電商的營銷真正落地,新的生產經營思路將在實踐中給農戶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