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檢驗檢疫局公布無錫2016年度十大把關服務典型案例。據悉,該局于2017年初對過去全年發生的典型把關服務案例進行梳理和歸納,最終通過嚴格評選,選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十大案例。
1、打造“一站式”便民政務服務綜合樣板
2016年1月起,該局積極落實國務院“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同步運行“政務中心物理大廳+網上虛擬大廳+移動掌上微大廳”三廳“陽光政務”,創新“流程統一化、時限預警化、辦理高效化、告知智能化、檔案電子化”的“五個化”特色服務,構建了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三維一體”檢驗檢疫審批政務體系,服務更加規范、透明、高效、便民,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和示范效應。
2、跨境電商進口兒童服裝偶氮超標案例受央視“315”晚會通報
2016年1月,該局針對跨境電商進口兒童服裝開展抽樣檢測,發現1批巴基斯坦進口3件套男童服裝存在嚴重質量安全問題。不合格項目包括纖維成分含量與標識不符、檢出偶氮(2,4-二氨基甲苯)超標。偶氮是禁止檢出的有毒有害物質,可經皮膚吸收侵入人體,可引發濕疹、中毒等情況,同時可能致癌。該案例涉及品牌、相關不合格情況已由國家質檢總局發言人在2016年度中央電視臺“315”晚會進行權威發布。
3、靈活簽發原產地證,助力企業達成外貿交易
2016年4月,該局為無錫一企業靈活簽發三份中國-瑞士自貿區原產地證書,幫助企業順利完成產品通關與免稅。根據簽證慣例,中國-瑞士自貿區原產地證書中consignee一欄須填寫最終收貨人信息。因涉及商業機密,該企業國外客戶不愿提供最終收貨人信息。該局以服務企業和促進對外貿易為原則,主動求證瑞士海關政策要求,確保風險可控后,靈活向企業簽發了原產地證書,助力企業成功達成交易并順利享受到瑞士關稅優惠。
4、發揮集聚優勢,打造區域“三同”
2016年5月起,該局積極推進轄區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工程,結合無錫地區出口可可制品企業集中、產量大的特點,以無錫出口可可制品集聚區建設為抓手,對可可制品企業推出“政策幫扶、檢測幫扶、能力幫扶、認證幫扶、市場幫扶”5大舉措,全方位引導無錫可可制品行業推進內外銷產品的“同線同標同質”,力促外貿企業提升質量安全水平,將優質產品轉向國內市場。
5、快驗快放,打造進口巴氏鮮奶綠色安全通道
2016年5月,首批通過無錫口岸進口的澳洲巴氏鮮奶順利通關。針對巴氏鮮奶保質期短、需全程冷鏈運輸、安全風險高等特點,無錫檢驗檢疫局創新機制,打造安全口岸、快捷口岸和效能口岸“三個食品口岸”監管服務品牌,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實施電子全程監管,并聯合海關開展鮮奶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三個一”監管模式,抽檢批檢測縮短至3-5天,非抽檢批鮮奶快速核放存入指定冷庫,評定合格后準予銷售,最大限度提升了通關速度,為進口鮮奶進入市場贏取時間。
6、創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服務產業質量強市
2016年6月,該局依托技術優勢并聯合無錫發改委、江南大學等多方建成“無錫進出口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暨中小微企業質量服務平臺”。該平臺已獲得各種資質、授權和認可30多項,年均檢測超10萬批,通過推進“國檢惠貿”服務,已為無錫上千家企業和廣大民眾提供公益性檢測咨詢服務3萬多次,累計發放檢測認證服務優惠券700萬元,并通過推進國際檢測本地化,實現了“一次檢測、兩張證書”,為企業降低了檢測成本,促進了地方外貿發展。2016年12月9日,質檢總局支樹平局長視察時,稱贊該局是檢驗檢疫技術機構的示范,是改革創新發展的窗口。
7、成功舉辦無錫高新區質量知識大獎賽
2016年7-9月,該局成功舉辦無錫高新區質量知識大獎賽。本次大賽吸引了包括索尼、博世、通用等世界500強企業的100余名質量管理人參賽。2016年,該局提出“質量資源社會化共享”理念,聯合其他部門和企業創立了全國首個“質量促進聯盟”和江蘇省內首個綜合性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并建成“智慧新吳—質量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了質量資源共享和質量服務供給。本次大賽,展現了選手們的質量法規、質量體系、產品檢測等專業知識及其所在企業的質量管理理念、方法和風采,也引導企業強化質量意識和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8、無錫空港口岸截獲大量植物繁殖材料
2016年9月,該局對來自臺灣的航班檢疫查驗截獲一批5.2KG牛油果種子。經查,相關進境旅客攜帶牛油果種子入境是為進行培養繁育,因不了解我國法律禁止旅客攜帶植物種子、種苗入境的相關規定,也未辦理進境檢疫審批手續。該局檢疫人員對其進行了普法宣傳教育,并依法截留該批種子,并將其送實驗室進行檢疫鑒定, 經鑒定檢出炭疽菌屬有害生物,依法對該批種子進行了銷毀處理。
9、聯合公安嚴打假冒IPPC標識出口木包裝
2016年10月,該局查獲一批虛假標記IPPC標識的出口木包裝。經查,涉案出口墊木包裝IPPC標識字體不同于正規IPPC標識,相關《出境貨物木質包裝除害處理合格憑證》無防偽水印,且出境木質包裝檢疫處理標識加施企業印章系偽造。因企業偽造IPPC標識及《出境貨物木質包裝除害處理合格憑證》等行為,涉嫌違反了我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刑法》有關規定,該局依法將案件移交并聯合公安部門對本案進行深入處理。
10、全省首次集中約談違規認證機構
2016年11月,根據“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要求,該局聯合江蘇省5地檢驗檢疫局集中約談違規認證機構,推動認證執法區域性常態一體化。在年度管理體系認證活動專項稽查中,5地檢驗檢疫局抽查發現一中外合資認證機構出具的7張認證證書中2張暫停、5張被撤銷,現場核查發現該機構存在撤銷/暫停程序不規范、記錄錯誤多且部分檔案缺失等26個違規問題點。針對發現的問題,5地檢驗檢疫局依法集中約談并出具《問題通知書》,責令其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