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珍,峽江縣金坪民族鄉移山村人,今年47歲,與丈夫、兒女一起經營特色果業基地,生活幸福美滿。如今,她家擁有各品種果樹示范園1500畝,連片苗圃350畝,年產各類果品2000噸以上,出圃各類苗木300多萬株,曾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被市婦聯評為“吉安市巾幗植綠護綠示范戶”。去年,她家又榮獲江西省“綠色家庭”稱號。
“其實,剛開始對于果樹種植,我可以說是‘門外漢’,一點也不懂。但是,萬事開頭難,我暗自下決心,即使再難也要去嘗試。”李愛珍告訴記者,創業之初,為了學通學精果樹栽種技術,她反復研讀訂閱的果業技術刊物,期間,多次赴江西農大、贛州果業研究所等處“取經”,使自己的種植技術從無到有,從有到精。
經過多年反復試驗研究,李愛珍掌握了美國薄殼山核桃良種嫁接、管理、豐產等整套技術,2003年嫁接樹成活率達90%以上,畝產達245公斤,產量和技術國內領先。單這一項技術就獲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省技術改進三等獎,并獲國家專利,轟動了周邊地區乃至全國,先后有10多個省的大專業戶和她聯系要求引種。她精心種植的早熟梨皮薄、肉脆、味甜,深受消費者喜愛,被農業部評為優質早熟梨,獲全省“富維杯”早熟梨評比金獎。目前,種植的優質早熟梨面積已達到6000多畝。
“我們全家人現在的精力都投入到果業種植中,這些年來,也慢慢有了種植經驗,更得心應手些。因此,也會積極帶動周邊村民一起發展特色果業,達到增收目的。”李愛珍告訴記者,她把自己一手創辦的果業良種示范基地作為果樹新技術、新品種推廣的輻射點,向前來觀摩學習的群眾介紹果業發展前景,手把手傳授果樹栽培技術。2008年,李愛珍發起成立了峽江金坪綠豐果業合作社,先后吸納了峽江、吉水、永豐、新干、樟樹、新余等多地社員,種植果樹1.2萬多畝,建立了果苗繁育基地300余畝。2015年,該合作社實現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社員戶創收5.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