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千層石樹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聲。眼下正值春耕生產的大好時節,近日,重慶豐都雙龍鎮回龍場村的苗圃基地里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們正在忙著整地、選種、育苗,掀起了春耕備耕高潮,一幅高效生態農業“春耕畫卷”正在這里徐徐展開。
“楠竹的栽植不但具有育林作用,還可以防治水土流失,加上竹筍還可以食用,一舉多得。”苗圃基地負責人童玉霞介紹說,自去年年底開始整地以來,目前已發展了將近30畝,接下來還將進一步擴大規模。
作為村里的脫貧產業項目,苗圃基地常年聘請當地村民來基地務工。貧困戶向德斌就是其中一員,他說:“兩個兒子讀書,家里負擔有些重,現在利用農閑時間來這里打工,一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一個月下來能有2000元入帳。”
近年來,回龍場村結合脫貧產業發展項目,許多撂荒的土地通過重新整治,又恢復了生機。產業的逐步完善、群眾的不斷增收,使回龍場這個往日的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