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蘋果收獲季,今年大連地區的蘋果銷售情況讓果農們直呼意外。受全國蘋果主產地普遍減產影響,大連蘋果供不應求,很多果農家現在已經無果可賣。收購價也創新高,紅富士蘋果價格普漲五成以上,國光蘋果收購價甚至翻倍漲,想吃蘋果的今年可能要多掏腰包了。
全國蘋果主產地最高歉收40%
受氣候等因素影響,今年全國蘋果產地普遍歉收。據了解,山東是蘋果的主產地,山東煙臺棲霞地區今年春天套袋數量較去年減少了25%左右,整個山東產區蘋果產量同比減少20%~30%。而陜西產區的蘋果減產量甚至達到40%。
大連蘋果主要生長地為瓦房店、莊河、普蘭店。其中,瓦房店以紅富士、喬納金、黃元帥等蘋果品種為主,莊河以寒富、國光蘋果據多,普蘭店地區多為國光蘋果,另外旅順、金州地區也有部分種植。今年的干旱天氣同樣影響到了大連蘋果產量。本市蘋果種植約為100余萬畝,今年整體減產在兩成左右。
大連蘋果欠產量 不欠銷量
蘋果減產了,果農這一年不是白忙活了嗎?昨天,記者聯系到莊河塔嶺的果農王曉國,在他那里,記者得到了相反的答案:今年蘋果雖然欠產量,但不欠銷量。
王曉國今年種了1000畝蘋果,到現在已經無果可賣了。“從我們摘果到收購結束,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王曉國說,這是往前從來沒有過的。王曉國除了自家栽種果樹,從事果蔬經紀人也已有20多年時間。據王曉國介紹,莊河塔嶺今秋蘋果收成約在500萬斤,目前整個塔嶺的蘋果幾乎已經銷售一空,就連成色稍差的蘋果都沒剩下多少了。銷量好,價格也不斷攀升,以王曉國家主產的寒富為例,直徑在75毫米左右的果,收購價為每斤2.3元,同樣品質的蘋果去年收購價僅為1.5元~1.6元/斤,眼下,隨著收購臨近尾聲,收購價已漲至2.6元/斤,但已是“一果難求”,果農保守估計比去年增收15%。
瓦房店趙屯的果蔬經紀人曲志連在這行做了將近30年,今年的蘋果行情也讓他大呼意外。一些收購商和經紀人在蘋果還沒下來的時候就到地頭守著了,“蘋果還掛在樹上,有的收購商就等在樹底下,等著采摘裝箱。”曲志連說,目前,大連較大規模的果園80%~90%的蘋果已經收購完畢。
曲志連總結說,今年大連蘋果的特點是優質果多、價格高、銷量好,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年。直徑在80毫米以上的紅富士屬于品質較高的果,去年的收購價每斤在2.5元左右,今年地頭收購價達到4元錢。國光蘋果收購價也達到了1.6元錢一斤,而去年在地頭收購價每斤也就八九角錢,價格幾近翻番。
今冬吃蘋果恐多掏腰包
蘋果收購價格普漲,勢必傳導到流通領域。目前遼南地區收購上來的蘋果已入庫,即將進入流通市場,據果蔬批發商預計,像收購價在4元錢一斤的直徑80毫米的紅富士蘋果,算上分揀的人工、儲存、運輸等的費用,再加上銷售各環節加價的費用,保守估計,到市場上零售價每斤也得六七元錢。所以,今年想吃蘋果恐怕要多掏腰包了。
干旱天氣沒“打擾”蘋果生長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蘋果有如此好的銷量和價格呢?王曉國從種植的角度分析認為,首先是果品質量高。今年大連地區雖然干旱,但果農的灌溉都沒受到太大影響,相反,干旱的天氣下,水果受到光照時間更長,水果糖分高,所以今年大連水果既甜又大;另外,在王曉國看來,大連蘋果現在名聲響了,很多地方的收購商認大連蘋果,像莊河塔嶺地區收購商有90%來自南方,不少人是奔著寒富蘋果來的。
而曲志連從銷售的鏈條上看,今年大連蘋果雖然是產量上的“小年”,但質量上卻算得上是“大年”,全國市場供應有限,從另一個側面推漲了大連的蘋果價格。他舉例說,紅富士蘋果今年收購價每斤在4元錢左右,而去年是2.5元/斤左右,這樣差價就在1.5元左右,而干旱造成的損失折合到每斤蘋果上大約5角錢,整體算下來,果農收益比去年不歉收的情況還要高很多。
“往年常有果農給我們打電話說蘋果不好賣,今年反過來了,收購商打電話來問哪里還能收得到蘋果。”農委果業處相關負責人說,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今年大連的蘋果實在是太好賣了。
俄羅斯銷售商也來“搶”大連蘋果
今年,為應對歐盟全面制裁的俄羅斯,準備把在俄開展業務的西方公司作為目標在經濟上予以反擊。據俄聯邦動植物衛生監督局發言人稱,該局自8月1日起對進口波蘭水果和蔬菜實施限制。俄羅斯此前主要從波蘭、荷蘭等國進口水果,其中波蘭的蘋果占俄市場的30%-40%,每年進口50萬噸。
大連地處丘陵地帶,出產的蘋果質量普遍較高,很受俄羅斯等國家銷售商的青睞。曲志連告訴記者,像瓦房店的紅富士蘋果今年僅俄羅斯訂單就占70%。“咱們的蘋果在俄羅斯挺有市場。”大連的果品質量高,再加上與俄羅斯之間物流運輸非常便利,從大連用物流運輸車可以直接運送到綏芬河,然后再換成俄羅斯的罐車便可抵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