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喬國偉的生態雞養殖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果樹下,一只只雞或是悠閑地踱步尋找食物、或是圍在一起梳理羽毛,好不悠哉。在這600余畝的基地里,“生活”著1萬余只這樣的“生態雞”。“我們提供最原始的雞肉味道”,喬國偉一直這樣強調。
初入養雞行被贊“常勝將軍”
2008年,在部隊當了兩年兵的喬國偉從部隊轉業回家,在一家公司上班,拿著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資。“上班都半年班了,每個月還拿那幾個錢,都不夠養家的。”雖然家里極力反對,但在上了半年多時間的班之后,喬國偉仍然將工作辭了,前往上海,考察水晶家具生意的市場。“家里擔心風險太大,堅決不同意,我也就沒做成。”喬國偉說。
當兵出身的他有種不服輸的精神,在辭了工作的那段時間,想過種蔬菜,但考慮到技術含量太高而作罷。“甚至去建筑工地掂了半年的泥。”喬國偉對創業滿懷信心,“這個不行咱換那個唄,但總覺得這樣干下去不是長法。”
一次偶然的機會,和朋友一起吃飯時談起養肉雞可以賺錢,“聽說養雞周期短,正好老家有個院子,改改就能用。”說干就干,2009年9月,在將老家的院子改成養雞場后,喬國偉便購買了1500只肉雞苗。“花了1萬多,心里還是挺沒底的,畢竟是第一次養。”45天之后,第一批肉雞順利出欄,盈利5000多元。
“真沒想到第一次養雞就賺錢了,感覺這一行可以干。”揣著這個念頭,喬國偉又買了第二批、第三批……喬國偉告訴記者,此后,養殖場的雞以每年一倍的速度增加,到2012年3月份時已經發展到5萬只。因為從首次入行,到規模不斷擴大,喬國偉幾乎從沒虧損過,“常勝將軍”這個名號也在行內傳開了。
賠本后不悔初心 調整重心搞養殖
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喬國偉兼做了飼料經營,同時,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他的養殖技術也日漸成熟,周圍村子里誰家養的雞生了病,都會拎著雞找他看看。可是,回想起以前自己剛開始養雞的日子,喬國偉會心地笑了。
他說,剛開始養雞時,因為沒有任何技術,所以特別擔心雞出什么問題,“看到有站不起來的雞,我趕緊拎著雞就到縣里的獸醫站跑。”喬國偉說,由于他過于謹慎,雞出了一點小問題他都會拎著雞到獸醫站去,“到最后,那個獸醫站的工作人員都被我跑煩了,說,有些都不是病,根本沒必要來。”說起那段經歷,喬國偉感觸頗深,“要不是有那段經歷,我還不能掌握這么多養雞的技術呢。”
可是,由于飼料經營和給雞看病占用了較多的時間,喬國偉疏忽了對養殖的肉雞的照料。“當時正好趕在中秋節,可是眼看著雞就是不長,干著急。”喬國偉說,最后,5萬多只肉雞只能低價銷售,比市場價便宜了一半,賠了10多萬。“看到以前賺的錢全賠里面去了,家里又開始勸我不要養雞了。”然而,賠了錢,家里又極力反對仍然沒有動搖喬國偉的心。“錢沒了,但技術還在,設備也都在,總結經驗繼續干,咱當兵的人不能隨便說放棄!”
喬國偉開始將重心放在肉雞養殖上,把飼料經銷等放到一旁,通過積累的人脈關系,喬國偉總是能夠準確的掌握市場動向,“常勝將軍”又回來了。
轉戰生態雞養殖 拿600多只雞當“學費”
養殖規模再次擴大,使喬國偉在養雞業內開始小有名氣。到2013年,喬國偉養殖的肉雞數量已經達到8萬只,就當別人以為他會繼續在肉雞行業內繼續發展時,喬國偉在今年2月份將養殖方向轉向生態雞。
“現在的好多雞肉吃起來都沒有雞肉味,吃起來都沒啥意思。”說起原因,喬國偉如是說。聽朋友說生態雞挺受歡迎,喬國偉便將養殖的肉雞全部售出,沿著江蘇、安徽、山東,一直到內蒙古對生態雞市場進行考察。“當時發現真正做生態雞養殖的很少。”喬國偉暗下決心,一定要養真正的生態雞。
今年2月份,他在黃河灘附近找了一塊10畝左右的地,養了1萬多只,包括黑鳳烏雞、七彩山雞、北京油雞、華北柴雞。由于是第一次以生態養殖法養雞(散養),他誤將柴雞中的公雞和母雞放到一起養。喬國偉告訴記者,剛開始養的20多天里,養雞場里每天都會有30余只雞死掉。“我也很納悶,不知道咋死的。”喬國偉說,后來得知是公雞與母雞打架,才造成雞“不明原因死亡”。
為了防止它們打架,喬國偉給每只柴雞戴上了“眼鏡”,使雞只能往兩邊看。“但雞的活動量減少了,養出來的也不是真正的生態雞。”此法不行之后,喬國偉考慮到公雞愛“叨紅”,便向地面上撒了許多紅布條,以轉移公雞注意力,但效果仍然不好。實在沒法之后,喬國偉和朋友一起將所有公雞和母雞分開,才將柴雞們的“關系”協調好。
“真沒想過公雞跟母雞放一起還會打架,也算是長了見識了。”喬國偉說,雖然損失了數百只雞,但“就當是交了學費吧。”
萬只生態雞搬至600畝林場 養出自然味道
“但是感覺那里的環境不行,對雞的生長影響不好。”在黃河灘附近養了一段時間后,喬國偉決定另找一塊地。幾經周折,他將萬余只雞搬到了東明縣焦園鄉有一塊600余畝的林場,“這里空氣清新,周圍沒有任何污染,是少有的天然氧吧。”喬國偉說,為了養出真正的生態雞,養殖基地用玉米和小麥原顆粒作為主糧,配以雜糧和青菜平衡營養,“養出最原始的雞肉味。”
喬國偉說,柴雞的營養價值相比普通飼養的肉雞高出許多,柴雞的肉更加結實,柴雞肉中更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膠質蛋白,脂肪含量較低,對人體的保健具有重要的價值。如今,經過200余天的喂養,園內1萬余只雞已經長成,正值產蛋高峰期,“每天有5000多個雞蛋,訂單一直不斷。”喬國偉說,目前園內的雞蛋以零售為主,大部分銷往東明縣城和河南蘭考縣。
“我們一直將健康、生態作為創業理念。”今年9月份,喬國偉與朋友一起成了林煒家禽養殖有限公司,同時注冊了漆園人家和天順垣兩個商標,“一個主打高端市場,進駐大型商場和超市;一個主打中端市場,進駐小型超市和小區。”說起兩個不同的商標,喬國偉自信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