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江蘇省無錫市水稻移栽工作大規模展開。各地農機部門結合“農機優質服務月”活動,周密部署、統籌安排,全面落實插秧機調配、零配件供應、技術服務、維修保障等,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種植大戶全力開展水稻機插工作,確保水稻移栽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一是任務部署到位。按照各市(縣)、區水稻種植面積,分解落實任務,明確目標任務,明確考核制度,明確領導班子責任,確保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二是服務保障到位。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各機插農戶,指導示范戶做好育秧基質、床土、秧盤、種子等機插相關物資準備,推進作業機械整修與調試工作,共開展各類機插秧技術培訓班36期1348人次。根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創建總體要求,今年新創建的36個育插秧中心,以及合作聯社等,通過規模化集中育秧、規范操作、集中管理和標準化生產,實現了機械化集中催芽、精量播種、暗化出苗、苗期保溫保濕和水肥管理統一,集中提供規格化秧苗,同時也便于管理,方便取秧、運秧,從而將大大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育秧成本、保障秧苗質量。目前,全市完成規格育秧面積52.5萬畝,完成進度九成。
三是補貼扶持到位。全面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對新增插秧機進行補貼,購機補貼額度達30%。同時對農機合作社機插秧面積進行資金補貼,其中,對市區年度機插秧面積達到300畝以上的,給予機插秧作業面積以獎代補40元/畝;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獎補25元/畝。
四是新技術推廣到位。引進犁旋一體機、圓盤犁等機具對麥秸稈還田作業進行試驗,改進目前秸稈還田作業中普遍采用的淺耕作業模式,通過對犁耕深度、旋耕深度、秸稈覆蓋率等技術指標和機插漂秧、翻倒率、機插深度、深度合格率、分蘗天數等考察項目,深入研究機具性能和后續水稻機插與產量的影響,進一步創新和探索秸稈還田技術與機插秧技術集成運用的新路徑。目前,完成機耕面積52.8萬畝,其中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41.7萬畝。
今年,無錫水稻種植面積在70萬畝左右,目前已全面進入水稻機插,全市預計投入插秧機3500臺以上,其中乘座式插秧機1000多臺,將完成機插水稻面積近60萬畝,全市水稻機插水平預計保持在80%以上,機械化種植水平90%以上。全市夏種工作將于本月底基本結束,下一步,市農機局將組織開展水稻機插秧質量巡回檢查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機手和機插作業服務的監管,嚴把機插作業質量關,確保栽插畝穴數和穴苗數達到農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