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梅州市平遠縣中行鎮中行村的豪豬養殖場,只見一排排水泥砌成的飼養池被半人高的圍墻分割成了一個個豬舍,300多頭豪豬在各自“領域”走動或休憩。一個扎著頭發挽著褲腳的中年女子正熟練地往豬舍里拋撒玉米。她就是姚連歡,平遠縣鴻盛豪豬養殖場的老板,一位“巾幗創客”。
夫婦創業養豪豬
姚連歡今年39歲,平遠本地人。她和丈夫易堯平原來都是上班族。2012年,丈夫突然跟她說,想辭職創業,姚連歡雖吃驚但沒有反對。“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央視農業頻道看到一個養殖豪豬的創業故事,想到平遠地理氣候環境也適宜,便決定試一試。”姚連歡說。做出決定后,他們開始四處走訪,了解豪豬的養殖環境要求和市場需求情況等。
“第一次去福建考察,發現當地豪豬養殖場環境一般,衛生條件很差。”姚連歡說,當時就打退堂鼓了,但丈夫依然決定嘗試。于是兩人拿出30多萬元積蓄,開始選地建豬舍。為了學到豪豬養殖技術,易堯平到福建一養殖場打了一個月的工。
帶動農戶共致富
“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做下去。”回到中行村,姚連歡夫婦把第一批40頭豪豬放進了水泥豬舍,看著這些渾身長滿刺的小家伙,姚連歡心里很忐忑。“當時想得最多的就是好養嗎?有銷路嗎?”姚連歡說。雖然擔心,但她還是全身心投入細心飼養。
6點起床,先打掃飼養池,然后給豪豬喂玉米、南瓜等粗糧蔬菜,中午再喂一次,成了姚連歡每天雷打不動的飼養流程。“最怕遇到高溫高濕天氣,豪豬容易拉肚子,那就是最忙的時候了。”姚連歡說。一開始她不懂養殖技術,很緊張。于是她向有經驗的人請教,自己調藥喂豪豬吃,慢慢地積累了養殖經驗。
5年來,姚連歡從最初的一竅不通,逐漸成了“養豬專家”。目前,她和丈夫已經購進了第六批豪豬,每年至少可銷售50頭,客戶從酒店拓展到了個人,從線下到線上,產品已熱銷到珠三角地區等地。
“養一種沒見過的動物,還賺了錢。”看到豪豬的市場價高達每斤120元,銷路還不錯,2015年,原本持質疑和觀望態度的村民開始紛紛向姚連歡了解養殖豪豬的事。看到村民愿意飼養,姚連歡便把豬苗賣給村民,給飼料、教技術、幫回收,讓村民養殖無后顧之憂。在她的帶動下,現在中行村已有3戶村民養了10多頭豪豬。下一步,姚連歡計劃再建一個400平方米的豬舍,擴大豪豬養殖規模,開拓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