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石哈河鎮胡油房村的日光溫室葡萄種植園區,一進棚里一股濃郁的香甜味撲面而來,翠綠的葡萄藤上懸掛著一串串紫色的果實,亮晶晶的紫晶葡萄長勢喜人。
農民正在裝筐
種植戶王維榮介紹,棚里的紫晶葡萄品種是茉莉香,果實不大卻格外清甜。現在正是棚里繁忙時節,掐枝、打岔、病蟲害防治,從早到晚活計不斷,但是一想到葡萄帶來的豐厚收入,王維榮還是干勁兒十足。
王維榮是石哈河鎮胡油房村的村民。2016年,他和村里其他貧困戶一樣,利用扶貧入股資金發展設施葡萄產業。石哈河鎮1212又制定出臺扶持政策,支持和鼓勵種植戶發展設施葡萄產業,同時,提供了葡萄秧苗,還定期派技術人員培訓種植技巧和管理方法,到2016年底,王維榮凈賺了兩萬元錢。“今年葡萄進入盛果期,長勢更好,收入肯定比去年高。”王維榮信心滿滿地說。
胡油房村村民胡海亮也是分紅的受益者之一,回憶起過去的日子,胡海亮說:“以前家里住著土房,還有兩個孩子,生活十分困難。多虧了溫室葡萄棚項目,加上村里給的危房改造補貼,這才蓋了新房。我們一家四口搬進了三間寬敞明亮的磚房,感覺往后的日子更有奔頭了。”
短短幾年來,溫室葡萄棚項目不僅增加了石哈河鎮貧困戶收入,更扭轉了傳統種植玉米的單一農業模式。設施葡萄產業也為合作社的發展壯大打開了局面,今年,園區共種植美國紅提30畝、紫晶葡萄20畝,預計7月中旬可上市,預計總產量可達15萬斤,預期收益將達到130萬元。走在胡油房村的通村小油路上,王維榮指著遠處幾排嶄新的民房說:“有了溫室葡萄棚項目,村民的心勁兒提起來了,這幾年,石哈河鎮村里新房一年比一年多,村民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嘗到了葡萄的“甜頭”,石哈河鎮為了將溫室葡萄產業做大做強和致富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標,鎮里通過宣傳發動、組織種植戶觀摩學習、舉辦科技講座、致富能人現身說法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種植戶發展葡萄產業的積極性。合作社從赤峰聘請了1名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技術規程,在設施葡萄疏花疏果、果實套袋、病蟲害防治等重要環節,全程指導種植戶進行各項管理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全鎮設施葡萄產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