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培育壯大特色高效產業,齊齊哈爾訥河市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業,為農民增收致富又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通南鎮治和村農民牛占有去年引進柴胡、防風、芍藥等道地中草藥種植獲得成功,今年中草藥長勢喜人,面積也由原來的105畝擴大到了275畝。
今年63歲的牛占有年輕時就對中草藥感興趣,經常去野甸子采挖一些柴胡、防風根莖晾曬,有個頭疼腦熱的,就泡點水喝。老牛曾經有過自己種植中草藥的想法,苦于沒有資金,一直沒能實現。去年春節,親屬團聚的時候,老牛再次提到這件事兒,得到了家人和親屬的支持,當年就種植柴胡、防風、芍藥等中草藥近105畝。村委會對此也大力支持,準備把中草藥種植作為本村的一項特色產業來發展。
“這個項目三年能采收,如果采收以后,在咱治和村建廠了,老百姓就更敢種了,現在老百姓從種到收這個過程都看到了,也非常認可。”通南鎮治和村黨支部書記于洪軍說道。
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是指歷史悠久、產地適宜、療效突出、帶有地域性特點的藥材。齊齊哈爾地區就適合柴胡、防風、芍藥等藥材生長。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之功效,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防風可以用于治療風寒感冒,也可以祛除濕氣。
“咱們開始種的時候就得上有機肥、農家肥,現在都鏟3遍了,全靠人工鏟,不噴藥,怕有藥害,必須得保證質量、藥效,全程有技術員指導。”牛占有如是說。
長期的臨床醫療實踐證明,強調道地藥材開發和應用,對于保護中藥療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再加上很多藥材的生產周期較長,產量有限,已經無法滿足藥材需求,這種情況下,像老牛這樣進行藥材的引種栽培,無疑成為解決道地藥材不足的重要途徑。
一直以來,訥河市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板藍根、赤苕、柴胡、黨參等都有農戶種植。從去年開始,這個市把中藥材種植作為重點扶持產業之一,還專門成立了由十多個部門組成的現代中藥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打造北藥基地作為目標,通過合作社引領、典型帶動等形式促進中藥材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