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分,在西達農場公司昆侖片區職工羅崇金的山雞養殖基地里,幾只山雞正慵懶地在菠蘿蜜樹下打盹。
沒有成片集中的雞舍,沒有成群的雞等待喂食……因為這里的山雞白天都是放養的。養出來的山雞、產下的雞蛋,供不應求,然而羅崇金卻堅決控制數量。
“雞養太多了,放養出去就沒有那么多東西吃了,而且對生態也會造成破壞。”羅崇金道出了原因:“客戶看中咱養的雞,就是因為咱們這里生態好、雞又是放養的。”
養不一樣的雞
今年已經33歲的羅崇金,2010年拿出7萬元開啟了他的創業征程。
“這里靠近澄邁加龍坪熱帶雨林區,山地多,植被茂盛,非常適合發展林下養殖。”羅崇金說??墒?,到底養什么呢?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考察,他發現了一種名為綠殼蛋雞的山雞市場行情不錯,市場上綠殼雞蛋,最少1.5元一枚。
2012年,他從廣東引進3000只綠殼蛋雞種苗,開始了以山雞養殖為主業的創業日子。他承包了130畝的山地,在原來橡膠林的基礎上,有空地的地方種下了沉香等熱帶作物,13個雞舍就掩映在林中。
喂不一樣的食物
別人的雞是圈著養,羅崇金則放養綠殼蛋雞,他只需早晚喂養一次,喂雞的飼料包括玉米、稻谷等。“如果喂飽了,雞就不跑出去覓食了,所以只喂三四成飽。”羅崇金說。
跑出去的雞吃啥?“除了吃蟲吃草,樹上掉下來的水果它們也不放過。”羅崇金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這種放養模式使養殖成本降低許多。不僅如此,羅崇金還引來山泉水給雞喝。
做不一樣的決定
采訪中,羅崇金的電話響個不停,都是酒店或超市客戶打來的。
“羅崇金養的山雞和雞蛋都供不應求!”幾年下來,昆侖片區職工們都知道羅崇金養的山雞和雞蛋暢銷,有些人提議羅崇金多養一些。
面對山雞俏銷、雞蛋供不應求,羅崇金卻做出跟大家料想中不一樣的決定:不再擴大生產。近年來,羅崇金一直堅持存欄山雞3800只的規模,每月賣綠殼雞蛋約2萬枚。
“放養山雞和綠殼雞蛋賣得好,首先是因為這里生態環境好。但是生態環境承載力是有限的,如果盲目擴大養殖規模,會造成植被破壞,到時候后悔莫及。”羅崇金對記者說。此外,他也有自己的“算盤”。澄邁正在打造周邊的熱帶雨林景區,附近還有西達農場公司的九樂宮溫泉,近兩年自駕游游客不斷增多,在旅游線路上,羅崇金的農家樂已經開起來了,綠殼雞蛋變成了旅游產品,賣到了2元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