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水果滯銷,果農急盼相助”的消息頻繁出現。如何讓西部果農豐收的新鮮水果及時送到東部消費者手中?記者了解到,通農物流助力國家商務廳組織實施的“西果東送”工程,充分利用對周邊的輻射能力,促進產銷對接,保供穩價,調劑淡旺季供給,讓通城市民吃上物美價廉的蔬果。
開辟專區 為果農解滯銷難題
凌晨時分,通農物流水果交易區熱鬧非凡:一輛輛大掛車駛入通農物流水果交易區,經營戶們將一箱箱新鮮水果,搬運到攤位上。
水果交易區2號大棚35號攤位的陽陽果業,經營戶安恩國和劉艷小夫妻倆,來自水蜜桃之鄉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劉艷介紹,老家桃園、葡萄園各20畝,全部租給當地果農。安恩國負責跑老家收貨,她負責在市場里賣水果。“每天早上從老家摘下的果子,晚上就到市場了。”劉艷無不感慨地說,往年豐收的時候總發愁怎么把果子賣出去,“現在我們到了通農物流,就不用發愁果子的銷路。”
通農物流水果交易區大力發展產地直銷,開辟專區用于水果產地直銷。相關負責人還到西部各個水果大省招商,鼓勵當地果農派代表來通農搞物流經營。水果交易區經理解雪峰介紹,開辟的水果直銷專區,產地的果農不用購買攤位,在豐收的季節可以直接進場交易。
產地直銷 為市民菜籃子減負
網絡上曾一度出現“蘋什么”“橙咬金”這些熱詞,顯示一段時期水果受到市場物價、交通運輸等多因素影響,銷售價格在全國許多城市上漲。
通農物流作為南通市“菜籃子”重點工程項目,高度重視保供穩價工作,每日監控市場內果蔬價格,鼓勵經營戶與產地建立產銷對接關系,積極組織新疆、海南、臺灣等地水果產地直發,西果東送、南果北運。
解雪峰介紹說,市民在產地直銷區買到的水果,從產地采摘后直接送到交易市場,省去批發商或者分銷商等中間環節,價格、新鮮程度等均更顯優勢。“不僅可以直接買到即新鮮又便宜的水果,而且可以清楚地知道水果的出處。”
冷鏈物流 助力西果東送工程
在水果產銷流程之間,如何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損耗也是一道難題。通農物流冷鏈物流的“上陣”,或許能夠實現水果儲存和調劑的完美配合。
“通農物流的冷庫幫了我大忙。”主營洛川蘋果的經營戶張坤,每年到陜西洛川大概能收150多畝地的蘋果,他介紹,蘋果的成熟期一般是8月到12月,現在每天都有15至20噸的水果從產地發到南通。“這段時間收來的大量水果存放于冷庫中,不僅延長了保存期,而且做到旺季入貯,淡季銷售,打時間差,在市場上能夠賣出好價錢。”
據介紹,通農物流于2016年投入建設的8萬噸冷庫項目,包括1號冷庫及制冰車間和2號冷庫,冷庫內設高溫庫、低溫庫、變溫庫、復凍庫,超低溫庫和100噸/天制冰車間,可滿足通農物流蔬菜、水果、水產、冷凍品的冷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