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賚縣大屯鎮大官村秋收后的稻田地里,成群的黑鳳雞有的在追逐、嘻戲,有的在自由地覓食,有的站在田埂鳴叫……稻田地里散養的黑鳳雞成為當地村民增收的又一“法寶”。
每到固定給散養在稻田里、林地間的溜達雞喂食時,主人就會播放動聽的音樂,溜達雞聽到音樂聲就會從四處奔攏過來,跟隨在主人身后,像是接受檢閱一般。看到這個場景,村民會不自覺地拿出手機,拍攝下黑鳳雞邊聽音樂邊吃食的有趣場面。
大官村村民薛關伸說:“我沒事就愛到薛關宇養殖場溜達看看,這里養的黑鳳雞綠色生態,大家都愿意上他這來買雞,吃著放心。來年我也要按照這個模式進行養殖,這個致富項目太好了。”
飼養這群雞的主人叫薛關宇,是大屯鎮大官村農民。今年初,薛關宇通過考察學習,利用當地資源,采取生態養殖,創辦起關宇生態養殖家庭農場,主要飼養黑鳳雞。生態養殖出欄的雞肉質實、口感好、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
薛關宇告訴筆者:“今年養了2000只黑鳳雞,這個品種非常好,抗病力強,成活率高。稻田散養,空氣好,環境好,小雞吃活食,還省費用,從買雞雛、飼料到防疫成本核算下來,一只雞只需30元左右,而出欄能賣到80元—100元,經濟效益高。”
說起當初為何選擇散養雞,薛關宇告訴筆者,受電視里看到的農業養殖節目的啟發,考慮到現在人們生活富裕了,注重營養了,喜歡綠色環保、無公害的健康食品,于是瞄準了既經濟又看好的散養方式。薛關宇種植稻田出身,對養雞技術一竅不通,但他在仔細琢磨、認真考察后,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飼養起了黑鳳雞。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5個多月的放養,他的溜達雞養殖成功,成了市民餐桌上的佳肴和餐館的“緊俏貨”。黑鳳雞為薛關宇“啄”開了致富門,圓了他的致富夢。
薛關宇告訴記者,他今年只是個嘗試,如果養殖成功了,明年將帶動村民共同飼養,把這項養殖業做大做強,建成村民致富的“綠色銀行”。